Nature:防止真菌感染的免疫机制

2018-03-19 药明康德 学术经纬

人体对外来感染产生抗性的基础在于正确识别微生物的入侵并且激发保护性免疫反应。例如,C-型凝集素 (C-type lectins) 受体能够识别真菌细胞壁中的保守碳水化合物,这对抗真菌免疫反应的激发非常重要。

人体对外来感染产生抗性的基础在于正确识别微生物的入侵并且激发保护性免疫反应。例如,C-型凝集素 (C-type lectins) 受体能够识别真菌细胞壁中的保守碳水化合物,这对抗真菌免疫反应的激发非常重要。真菌细胞壁中的黑色素 (melanin) 也能激发免疫反应,但是识别黑色素的受体还没有被发现。苏格兰阿伯丁大学 (University of Aberdeen) 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能够识别DHN-黑色素的C型凝集素受体 (melanin-sensing C-type lectin, MelLec) ,它能够识别烟曲霉 (Aspergillus fumigatus) 分生孢子和其它真菌中的DHN-黑色素。而且,这项研究表明MelLec激发的免疫反应在小鼠和人类中对保护宿主不被烟曲霉感染有关键性作用。

原始出处:

Mark H. T. Stappers,et al.Recognition of DHN-melanin by a C-type lectin receptor is required for immunity to Aspergillus.Nature .volume 555, pages 382–386 (15 March 2018).

作者:药明康德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Intens Care Med:念珠菌血症的风险和临床结果取决于潜在的恶性肿瘤!

由此可见,潜在恶性肿瘤和ICU住院临床背景可能与念珠菌血症的初始治疗有关。

Nat Commun:应对耐药细菌两种新手段:基因改造益生菌和“龙”血?

《自然-通讯》本周在线发表的研究Engineered probiotic Escherichia coli can eliminate and preve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gut infection in animal models表明,一种基因改造益生菌(可能具有促进健康作用的微生物)能在动物模型中预防和消除细菌感染。在秀丽隐杆线虫感染模型中的评估。Hwang

Gut:肝硬化真菌菌群失调!

由此可见,在肝硬化患者中存在显著的真菌失调,其可被被抗生素和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所改变,但随着时间推移趋于稳定。合并的细菌-真菌菌群失调的指标,拟杆菌/子囊率,可以独立预测肝硬化患者90天的住院治疗情况。

Sci Rep:基于磁纳米材料的抗菌疗法

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以及因严重疾病而住院患者中,常在治疗的过程中面临着因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感染。而在真菌的治疗过程中,不断有真菌具备耐药性,需要研发新的抗菌疗法,包括基于膜渗透剂和纳米材料作为药物载体的新方法。在这项研究中,选取具有杀菌活性LL-37肽,ceragenin CSA-13以及其磁衍生物(MNP@LL-37, MNP@CSA-13)来治疗实验室及临床上的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

Int J Antimicrob Agents:多学科讨论:初始经验型抗真菌治疗如何影响IC重症患者结局?

侵袭性念珠菌病(IC)是医疗或外科重症监护室(ICUs)中常发生的威胁生命的感染。其与ICU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增加相关,尽管存在争议。2017年7月,发表在《Int J Antimicrob Agents》的中国SCAN研究的分析,考察了初始经验型抗真菌治疗对患有IC重症患者结局的影响。

mSphere:细菌之外,真菌也和肥胖相关

最近的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与肥胖现象息息相关。肥胖是全球日益增长的健康问题。其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但是,最近的关于微生物和代谢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对细菌的分析。人们似乎不约而同地忽略了真菌对于健康代谢的潜在贡献。至今为止,几乎没有研究去探索真菌对于肥胖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