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ns Care Med:念珠菌血症的风险和临床结果取决于潜在的恶性肿瘤!

2017-03-24 xing.T MedSci原创

由此可见,潜在恶性肿瘤和ICU住院临床背景可能与念珠菌血症的初始治疗有关。

近日,危重病医学领域权威杂志Intensive Care Medicin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评估有或没有恶性肿瘤患者由六种最常见的念珠菌引起的真菌血症的危险因素和结局。

研究人员对成人常见念珠菌败血症的发作进行了分析,基于主动的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程序(巴黎地区,法国,2002-2014年期间)。

在3417例(3666株)患者中,有1164(34.1%)例患者有实体瘤(45.7%为消化道肿瘤)和586(17.1%)例患者有血液恶性肿瘤(41.8%为淋巴瘤、33.5%为急性白血病)。血液疾病患者更年轻,发病前更经常暴露于抗真菌药物,经常感染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或乳酒念珠菌,往往刚开始以棘白菌素治疗。与住院患者但不住ICU的真菌血症患者相比,那些在ICU较少感染近平滑念珠菌(P<0.02),并且更多的患者有近期手术(P<0.03),以及前8天和30天死亡更频繁(P<0.0001)。只有在ICU的肿瘤患者中才能观察到粗略死亡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P<0.04)。

对于所有的患者,尽管知道血培养阳性会增加死亡风险,但是缺乏处方抗真菌药物。与白色念珠菌感染相比,考虑在内的真菌感染的可能性是不一致,根据年龄、性别、恶性肿瘤类型、ICU住院、中心静脉导管、HIV状况、静脉吸毒、先前接触抗真菌药物等方面。与白色念珠菌相比,光滑念珠菌(比值比=0.69[0.54-0.89])和近平滑念珠菌(比值比=0.49[0.35-0.67])与8天和30天死亡风险降低相关。

由此可见,潜在恶性肿瘤和ICU住院临床背景可能与念珠菌血症的初始治疗有关。

原始出处:

Olivier Lortholary, et al. The risk and clinical outcome of candidemia depending on underlying malignancy.Intensive Care Medicine.2017. http://icmjournal.esicm.org/journals/abstract.html?v=0&j=134&i=0&a=4743_10.1007_s00134-017-4743-y&doi=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ng.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at Immunol:γ干扰素有望成为真菌感染脓毒症的潜在治疗手段

《自然—免疫学》在线报道了有关脓毒症患者的免疫系统是如何发生故障的新发现。该研究展示了一种让免疫系统瘫痪发生逆转的新方法——免疫系统瘫痪是脓毒症的后期表现症状 脓毒症通常是由细菌或真菌进入血液引起,通常在就医时产生并且往往致命。在感染后数小时里,免疫细胞会变得极度活跃,通常在数天后,免疫系统发生瘫痪,患者将无法抵抗其他感染。但是,科学家一直未弄清,在脓毒症后期,免疫反应中的白细胞到底发挥了什

Diabet Med: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对各种感染的发生有何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对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研究人员对比了2014年2型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的感染率,数据来源于英国的一个大型初级保健队列(皇家全科医师学会研究和监测中心数据库)。采用多层次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对感染的影响,以及血糖控制对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流感样疾病,肺炎、肠道传染病、单纯疱疹、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生殖器和会阴感染的影响。根据患者最近

JAMA:您认识这种趾甲吗?——案例报道

患者女,34岁,趾甲增厚超过20年。没有趾甲或行走困难。她断断续续地使用非处方抗真菌药膏治疗足部瘙痒。 否认之前趾甲损伤、频繁的体育活动或脚多汗。 她的父亲和妹妹也有类似、但不太严重的趾甲问题。 患者既往没有皮肤问题或关节疼痛。不过患者有哮喘,但是已经有7年没有使用药物治疗,且没有出现症状。 体格检查发现所有10个脚趾黄色变、增厚、甲下角化过度。 不过患者的手

你知道你的浴巾有多脏吗?

  (图片摘自www.sciencealert.com) 抱歉告诉你这样的消息:你的浴巾太脏了,真的是太脏了。每次使用浴袍的时候,上面都布满了细菌,真菌,死亡的皮肤细胞,唾液,尿液等等。另外,卫生间里的其他生物也会通过水滴的方式沾到浴巾上面。 虽然其中大部分的微生物对我们人体都是无害的,毕竟它们原本就附着在人体的表面,但它们确实存在,而且能够快速地扩增。 那么,究竟多长时间清

Sci Trans Med:一种真菌通过调节宿主嘌呤代谢加剧小鼠肠炎。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其特征在于胃肠道的慢性炎症,临床上常表现为严重的腹泻、疼痛、疲劳和体重减轻。过去几十年,医生已经开始利用特异性的抗酿酒酵母细胞壁抗体来区分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但是酵母对IBD的作用仍然还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