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Metabolism:肠道细菌通过代谢物甲酸盐促进结直肠癌进展

2022-04-20 王聪 “生物世界”公众号

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了一些肠道微生物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反应有关,但这些研究大多是描述性的,肠道微生物具体通过怎样的分子机制对结直肠癌发挥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结直肠癌(CRC)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结直肠癌是年新增病例数第三的癌症(仅次于乳腺癌和肺癌),年新增死亡人数第二的癌症(仅次于肺癌)。

而在我国,结直肠癌年发病人数仅次于肝癌,2020年新增56万结直肠癌患者。更重要的是,近30年来,50岁以下的年轻人群中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一直在上升。这主要是由于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对结直肠癌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的严重影响。

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了一些肠道微生物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反应有关,但这些研究大多是描述性的,肠道微生物具体通过怎样的分子机制对结直肠癌发挥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022年4月18日,卢森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Metabolism 期刊发表了题为:The gut microbial metabolite formate exacerbates colorectal cancer progression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发现,具核梭杆菌(F. nucleatum)不仅直接与结直肠癌细胞相互作用并促进癌症的发生,还通过代谢产物促进癌症的进展,具体来说,其代谢产物小分子甲酸盐促进了结直肠癌细胞干性、侵袭和转移。

肠道微生物组是结直肠癌(CRC)期间免疫调节和促肿瘤微环境的关键参与者,因为不同的肠道来源的细菌可以诱导肿瘤生长。然而,肠道微生物组与宿主之间在肿瘤细胞代谢相关的串扰中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

在这篇论文中,研究团队揭示了结直肠癌相关细菌具核梭杆菌(F. nucleatum)的一种代谢产物甲酸盐,能够促进结直肠癌进展。

具核梭杆菌(F. nucleatum)与患者来源的结直肠癌细胞共培养显示出促癌作用,同时具核梭杆菌代谢转变为甲酸盐分泌增加,结直肠癌细胞则谷氨酰胺代谢增加。进一步研究表明,具核梭杆菌产生的甲酸盐通过触发 AhR 信号转导驱动结直肠癌肿瘤的侵袭、转移,同时增加癌症干性。

小鼠实验显示,具核梭杆菌或其代谢产物甲酸盐能够增加肿瘤发生率或肿瘤大小,以及Th17细胞扩增。

总的来说,该论文重点研究了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代谢关联,证实了结直肠癌相关细菌具核梭杆菌(F. nucleatum)的代谢产物甲酸盐通过增强 AhR 信号转导和癌细胞干性,从而促进结直肠癌的侵袭和转移,此外,除了具核梭杆菌外,其他一些肠道微生物也会产生甲酸盐,该研究将肠道微生物来源的甲酸盐确定为结直肠癌的一种癌症代谢物。

 

原始出处:

Ternes, D., Tsenkova, M., Pozdeev, V.I. et al. The gut microbial metabolite formate exacerbates colorectal cancer progression. Nat Metab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2255-022-00558-0.

作者:王聪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22-12-16 一闲
  2. 2022-04-26 病毒猎手

    #肠道菌群#通过代谢物甲酸盐促进#结直肠癌#,这些代谢产物,可能影响到很多地方,包括通过吸收进入肝脏,也产生各种各样的效应

    0

相关资讯

European Radiology:基于多参数MRI的放射组学对直肠癌腔外静脉侵犯的术前预测

结直肠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仅直肠癌就占这些病例的三分之一。

DCR: 直肠癌中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可以对患者预后进行预测

新辅助化疗是指在实施局部治疗方法(如手术或放疗)前所做的全身化疗,目的是使肿块缩小、及早杀灭看不见的转移细胞,以利于后续的手术、放疗等治疗。对于早期肿瘤患者通常可以通过局部治疗方案治愈。

GUT: 粪便免疫化学检测呈阳性后不遵守结肠镜检查会使死于结肠直肠癌的风险增加一倍

多项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支持粪便隐血检测用于大肠癌筛查,与传统的粪便隐血检测方法相比较,免疫化学方法直接对粪便中的血红蛋白进行检测(粪便免疫化学检测法,FIT)具有很多优势。

徐烨教授:直肠癌治疗策略与保肛技术3天训练营

徐烨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Br J Cancer:可预测直肠癌患者对新辅助治疗反应性的预测模型

可预测直肠癌患者对新辅助治疗反应性的基于临床基线特征和新辅助治疗的MRI放射组学模型

Radiology:直肠癌放化疗后的MRI放射组学病理预测

放射组学通过从影像学中提取许多定量特征来提供非视觉信息,在无创地预测LARC患者的nCRT后肿瘤反应方面已得到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