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Heart J:导管消融房颤之前何时停止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

2019-01-01 xing.T MedSci原创

由此可见,在接受导管消融的AF患者中,无论服用NOAC的类型如何,围手术期不间断NOAC与SDS或双倍剂量的NOAC都具有类似的功效和安全性。

虽然最近的专家共识声明推荐心房颤动(AF)导管消融围手术期不间断(UI)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剂(NOACs)作为I类适应症,但尚无明确的随机试验来佐证。近日,血管领域权威杂志Eur Heart J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调查比较了UI、手术日单剂量停用(SDS)和24小时停用(24S)NOAC在接受导管消融的AF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这项前瞻性、开放性、随机多中心试验中,计划进行导管消融的326名AF患者(75%为男性,58±11岁)以1: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UI、SDS和24S三个组别中。分配到24S组的持续性AF患者中采用低分子量肝素进行接替。随机分组后按顺序分配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导管消融后1个月内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次要终点包括血栓栓塞和其他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研究人员发现24S组的手术期间肝素需求量高于其他组(P<0.001),并且各组之间的平均活化凝血时间类似(P=0.139)。导管消融后1个月大出血的发生率和术后血红蛋白的降低水平在治疗组和不同的NOAC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所有三组均为发生致命性事件或血栓栓塞并发症。

由此可见,在接受导管消融的AF患者中,无论服用NOAC的类型如何,围手术期不间断NOAC与SDS或双倍剂量的NOAC都具有类似的功效和安全性。

原始出处:

Hee Tae Yu, et al.When is it appropriate to stop 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s before catheter abl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 multicentre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Eur Heart J. https://doi.org/10.1093/eurheartj/ehy870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ng.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HA:室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后消融结局和死亡预测因素分析!

在该研究队列中,手术操作失败是非致命性VT复发的唯一独立预测因子。这强调了经验丰富医生进行成功的消融手术的重要性,以减少长期死亡率和非致死性VT复发。

中国循环杂志:阜外医院治疗Brugada 综合征经验:选择导管消融或能根治

既往研究发现,Brugada 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参与心脏动作电位的离子通道功能障碍。

房颤治疗,选择导管消融还是药物? ——CABANA研究解读

导管消融已成为心房颤动(房颤)治疗的重要手段。目前,对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欧美指南均将导管消融作为Ⅰ类推荐。对于无或伴轻微心脏病的症状性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甚至可以是经过选择的患者的初始治疗方案。

心律失常(导管消融)专业考试大纲

为加强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项目管理,规范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根据心律失常(导管消融)专业考试要求,制定了考试大纲,具体如下:

Heart:体重指数对房颤导管消融结局的影响

由此可见,基线BMI≥30kg/m2的患者在导管消融后AF的复发率较高,因此,对于这些患者在术前应考虑进行针对肥胖的生活方式干预。

Int J Cardiol: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微创手术消融分析

在持续性AF患者中,微创手术消融发生手术并发症更多,但无AF发作时间比例更高。由于手术消融后的不良事件比导管消融更严重,因此需要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