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借酒消愁”原来真有科学依据

2016-10-05 佚名 生物探索

导语近日,来自维克森林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研究发现,酒精和抗抑郁药物存在相同的神经和分子变化机制,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抑郁和酗酒存在较高的共病率。“借酒浇愁”的说法古已有之。那么,临床抑郁症患者饮酒能否改善情绪呢?至少,从生物化学角度来说是可以的。来自维克森林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酒精和抗抑郁药物存在相同的神经和分子变化机制。这项研究发表于9月26日的

导语近日,来自维克森林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研究发现,酒精和抗抑郁药物存在相同的神经和分子变化机制,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抑郁和酗酒存在较高的共病率。



“借酒浇愁”的说法古已有之。那么,临床抑郁症患者饮酒能否改善情绪呢?

至少,从生物化学角度来说是可以的。来自维克森林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酒精和抗抑郁药物存在相同的神经和分子变化机制。这项研究发表于9月26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研究人员表示,抑郁症和酗酒共病率高,因此广泛的存在一种假设,即饮酒是抑郁症患者自我给药的一种方式,这意味着抑郁症患者可能借饮酒来“治疗”他们的抑郁情绪。现在,研究人员有生化和行为学数据来支持这一假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酒精是治疗抑郁症的良药。

研究人员说,用酒精自我给药是非常危险的。酒精的利与弊仅一线之隔,并且反复自我给药容易出现上瘾。

酒精和抗抑郁药有相同的抗抑郁机制

科学家们已经知道,酒精可抑制NMDA受体,后者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兴奋性谷氨酸受体,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研究小组在此前已经证明,快速抗抑郁药物可抑制NMDA受体,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它的作用机制有两种:增加GABAB受体蛋白合成;改变GABAB受体功能,增强其树突钙离子信号。而在本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这种分子改变在急性乙醇暴露下也可以发生。使用动物模型,研究人员发现,酒精诱导的这种生化上的改变导致抗抑郁样行为的出现,并持续24小时。这意味着酒精和抗抑郁药物有相似的功能。

FMRP蛋白调控酒精暴露诱导的抗抑郁效应

酒精和抗抑郁药一样,可以通过改变GABAB受体表达、增强树突钙离子信号等方式发挥抗抑郁作用。但是这些过程都依赖于一种名为FMRP蛋白存在。FMRP可以调控GABAB受体蛋白的翻译过程。研究小组发现,在FMRP敲除小鼠中,酒精产生抗抑郁作用将不复存在。这意味着FMRP对酒精暴露下的蛋白合成存在重要的调控作用,并为饮酒的抗抑郁疗效提供了一个分子基础。

近年来,单剂量快速抗抑郁药,如氯胺酮已被证明能够在几个小时内缓解抑郁症状,并持续数周,甚至对那些传统抗抑郁药物无效的患者也能发挥作用。

研究小组表示,虽然这项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但是他们已经为人类本能的自我给药提供了一个生物学基础。同时也阐述了抑郁症和酗酒共病现象的分子机制。

原始出处:

Wolfe SA1,2,3, Workman ER2,4, Heaney CF2,4, Niere F2,4, Namjoshi S2,3, Cacheaux LP2,4, Farris SP1,4, Drew MR2,3,4, Zemelman BV2,3,4, Harris RA1,3,4, Raab-Graham KF1,2,3,4,5.FMRP regulates an ethanol-dependent shift in GABABR function and expression with rapid antidepressant properties.Nat Commun. 2016 Sep 26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0)
#插入话题
  1. 2016-11-28 镱鉎鉌釚

    酒精和抗抑郁药物存在相同的神经和分子变化机制

    0

  2. 2016-11-25 镱鉎鉌釚

    借酒浇愁”的说法古已有之

    0

  3. 2017-05-06 zhaojie88
  4. 2016-10-22 cjingjuan

    “借酒浇愁”

    0

相关资讯

Diabetes Care:抑郁症让糖尿病患者的慢性肾脏疾病风险增加?

背景:伴抑郁症的糖尿病患者,其慢性肾脏疾病(CKD)风险是否会增加?我们对美国糖尿病退伍军人进行了研究,探究抑郁症和CKD发生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之间的联系。 方法:本项全国性前瞻性队列研究从超过300万美国退伍军人(基线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中识别了933211例糖尿病患者。根据ICD-9-CM编码诊断糖尿病,HbA1c >6.4%

有一种微笑型抑郁症:越微笑,越危险!

导语:微笑抑郁症?可能是太懂事了,懂事的让人心疼。推荐阅读:我有一条黑狗,它名叫抑郁(视频)只有乔任梁?抑郁症这条黑狗,咬死了无数天才盘点历史上那些拥有特殊病症的天才们崔永元:抑郁症并不是一种见不得人的病!那么,抑郁能治得好么?

我国糖尿病与抑郁症"狼狈为奸"率高达10.8%

最近几天,男明星乔任梁因为严重的抑郁症而自杀身亡的消息,成为讨论热点。其实,相对于健康人,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有抑郁状况。 流行病学数据表明,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相关抑郁障碍,而抑郁症患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37%。近日,第52届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上公布的一项全球研究数据显示,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发生率为10.8%。 共病导致临床结局变差 同时患有糖尿病和抑

JAMA Pediatrics:既省钱,效果又好——有效治疗青少年抑郁症方法新鲜出炉

抑郁症是青少年经常需要面对的精神问题之一。根据美国家心理卫生研究所的估计,在2014年有280万12至17岁美国青少年至少有一次抑郁症发作。抑郁症对于患者和医疗机构来说可以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对于青少年来说,其中包括逃课以及医疗保健的费用负担等。一项发表在JAMA Pediatrics杂志的研究(由西雅图儿童研究所和健康协进社合作的研究)表明,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一种性价比很高的治疗方法,可以为抑郁

如何区分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 专家:从七点来分辨

微笑型抑郁”既有可能出现在单相抑郁中,也有可能出现在双相抑郁中,不同类型的抑郁,治疗方法截然不同。但有部分精神心理科医生无法正确分辨两者,使患者无法得到正确的治疗,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甘照宇表示,若双相抑郁患者服用抗抑郁药物,不仅没有达到治疗效果,反而会诱发躁狂发作,情绪方面甚至变得更不稳定。甘照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7点正确区分单相

9000万人,仅有4%接受正规治疗!3D动画体验一个抑郁症眼中的世界

导语:我一直都不理解,抑郁症患者为什么会想要自杀,直到有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