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 专家:从七点来分辨

2016-09-22 罗炼、陈康清 家庭医生在线

微笑型抑郁”既有可能出现在单相抑郁中,也有可能出现在双相抑郁中,不同类型的抑郁,治疗方法截然不同。但有部分精神心理科医生无法正确分辨两者,使患者无法得到正确的治疗,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甘照宇表示,若双相抑郁患者服用抗抑郁药物,不仅没有达到治疗效果,反而会诱发躁狂发作,情绪方面甚至变得更不稳定。甘照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7点正确区分单相

微笑型抑郁”既有可能出现在单相抑郁中,也有可能出现在双相抑郁中,不同类型的抑郁,治疗方法截然不同。但有部分精神心理科医生无法正确分辨两者,使患者无法得到正确的治疗,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甘照宇表示,若双相抑郁患者服用抗抑郁药物,不仅没有达到治疗效果,反而会诱发躁狂发作,情绪方面甚至变得更不稳定。



甘照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

7点正确区分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

当面对出现了“微笑型抑郁”的患者时,我们首先应正确区分,他到底是属于单相抑郁症,还是双相抑郁症。虽然双相抑郁和单相抑郁的症状有较多相似之处。但是医生可能通过双相抑郁的七个特点进行区分。

“首先,双相抑郁症的患者,其发病年龄较早,一般在28岁之前首次发病。且其抑郁症状相对没有这么典型,更多表现为:睡眠节律颠倒、睡眠时间虽短但不觉得困,食欲亢进,体重增加,思维迟滞等等。此外,患者会伴有精神病性的症状——出现幻觉,或比较荒谬的想法,如觉得自己罪该万死、身边的人都在讨论自己等等。”

甘照宇副主任医师表示,双相抑郁症的患者会出现多次自杀未遂,且多带有冲动性质。情绪方面并不像单相抑郁的患者一味消极,低沉;相反,情绪波动大,表现为紧张、烦躁、易怒等等,当他们出现消极情绪时,会通过购物、自残、酗酒等不同方式进行宣泄。而对于自己所遭遇的不幸,总是归因于外界环境。

“若表现出‘微笑型抑郁’的患者,同时出现上述症状,医生需考虑双相抑郁症的可能。”

双相抑郁使用抗抑郁药 或更加重病情

正确区分双相抑郁和单相抑郁后,医生应对症下药,正确治疗。“对于单相抑郁症患者而言,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抗抑郁药物治疗,同时辅以心理治疗。但对于双相抑郁症患者而言,使用抗抑郁药物要十分慎重。”

甘照宇副主任医师表示,临床上有较多研究证明,双相抑郁症患者服用抗抑郁药物后,不仅没有达到治疗效果,反而会引发更多问题——情绪更不稳定,或转为躁狂,特别容易暴躁、冲动;有的甚至使患者的自杀念头更加强烈。此外,在治疗方面,会加大日后的治疗难度。

“治疗双相抑郁症,主要运用心境稳定剂——同时具有抗躁狂和抗抑郁的双重作用,并起到预防复发的作用,且不会引起躁狂和抑郁转相,从而避免发作频繁。对于首次发病的患者而言,一般主张维持1-2年治疗,维持时间越长,复发的风险越低;若出现三次或以上反复的患者,可能需要连续十年,甚至终身服药。”

甘照宇副主任医师表示,除了治疗双相抑郁症外,针对某类特定的双相抑郁,可采取电休克治疗方法,例如双相障碍的严重抑郁、难治性抑郁或躁狂,以及无法阻断的快速循环发作。针对上述情况,电休克治疗是见效最快,且安全系数较高的最佳选择之一。特别对于拒食、木僵、有严重自残或自杀危险的患者,也应优先采用。

此外,心理治疗也能提高很好的治疗效果。“在过去的案例中表示,若患者能到得到亲友的关心、支持,往往能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作为家属,应对该疾病有正确的认识,给患者提供更多的正能量。”

作者:罗炼、陈康清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2)
#插入话题
  1. 2016-10-12 1e10c84am36(暂无匿称)

    好文章,受益

    0

  2. 2016-10-07 wangyunyb

    微笑型抑郁

    0

  3. 2016-09-23 187清风

    继续学习

    0

  4. 2016-09-23 187清风

    继续关注

    0

相关资讯

2016USPSTF建议声明——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筛查发布

2016年2月,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PSTF)发布了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筛查建议声明。全文获取:下载地址:指南下载 (需要扣积分2分, 梅斯医学APP免积分下载) 

2015BAP循证指南——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修订2008版)发布

2015年5月,英国精神药理协会(BAP)发布了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指南,该指南是对2008年版指南的修订版本。全文获取:下载地址:指南下载 (需要扣积分2分, 梅斯医学APP免积分下载)

Diabetes Care:抑郁症让糖尿病患者的慢性肾脏疾病风险增加?

背景:伴抑郁症的糖尿病患者,其慢性肾脏疾病(CKD)风险是否会增加?我们对美国糖尿病退伍军人进行了研究,探究抑郁症和CKD发生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之间的联系。 方法:本项全国性前瞻性队列研究从超过300万美国退伍军人(基线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中识别了933211例糖尿病患者。根据ICD-9-CM编码诊断糖尿病,HbA1c >6.4%

有一种微笑型抑郁症:越微笑,越危险!

导语:微笑抑郁症?可能是太懂事了,懂事的让人心疼。推荐阅读:我有一条黑狗,它名叫抑郁(视频)只有乔任梁?抑郁症这条黑狗,咬死了无数天才盘点历史上那些拥有特殊病症的天才们崔永元:抑郁症并不是一种见不得人的病!那么,抑郁能治得好么?

我国糖尿病与抑郁症"狼狈为奸"率高达10.8%

最近几天,男明星乔任梁因为严重的抑郁症而自杀身亡的消息,成为讨论热点。其实,相对于健康人,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有抑郁状况。 流行病学数据表明,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相关抑郁障碍,而抑郁症患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37%。近日,第52届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上公布的一项全球研究数据显示,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发生率为10.8%。 共病导致临床结局变差 同时患有糖尿病和抑

JAMA Pediatrics:既省钱,效果又好——有效治疗青少年抑郁症方法新鲜出炉

抑郁症是青少年经常需要面对的精神问题之一。根据美国家心理卫生研究所的估计,在2014年有280万12至17岁美国青少年至少有一次抑郁症发作。抑郁症对于患者和医疗机构来说可以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对于青少年来说,其中包括逃课以及医疗保健的费用负担等。一项发表在JAMA Pediatrics杂志的研究(由西雅图儿童研究所和健康协进社合作的研究)表明,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一种性价比很高的治疗方法,可以为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