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 J Cardiol:近1/4老年患者不开胸主动脉瓣换瓣术后谵妄,经心尖途径风险增3倍

2018-09-23 朱柳媛 中国循环杂志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不开胸换瓣)目前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常见。近期,发表在美国心血管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综述显示,在因主动脉瓣狭窄而接受择期不开胸换瓣术的60岁以上患者中,23%术后出现谵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不开胸换瓣)目前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常见。近期,发表在美国血管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综述显示,在因主动脉瓣狭窄而接受择期不开胸换瓣术的60岁以上患者中,23%术后出现谵妄。

谵妄是急性发作的意识混乱,伴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不连贯以及感知功能异常。而术后谵妄是指患者在经历外科手术后出现的谵妄,主要发生在术后2~3 d。

研究者对9项研究中接受不开胸换瓣术的患者数据进行了分析。术后至少3天均评估了谵妄的研究显示,术后谵妄发生率为24.9%,而术后3天并非每天评估谵妄的研究中,术后谵妄发生率仅2%。

就合并症的影响来看,颈动脉疾病的影响最大,合并颈动脉疾病的患者术后出现谵妄的可能性增加3倍。认知功能受损、房颤、外周动脉疾病、高血压和既往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术后谵妄的影响较小。

在围术期因素中,经心尖途径换瓣和急性肾损伤与术后谵妄显著相关,分别可使术后谵妄发生风险增加3倍和4倍。

作者指出,对于合并颈动脉疾病、认知功能受损、房颤、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外周动脉疾病和高血压的患者,经心尖途径不开胸主动脉瓣换瓣术后应考虑采取预防性措施来预防谵妄。另外,围术期应尽可能预防急性肾损伤,因为这是术后谵妄的一个可控危险因素。

原始出处:

作者:朱柳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CC:术后即刻12导联心电图可作为TAVR后晚期传导缺陷的预测因子

对于以下无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TAVR后立即移除临时起搏器是安全的:1)窦性心律、伴PR间期<240ms且QRS间期<150ms;或2)房颤并且QRS间期<140ms。

JACC:TAVR后需要晚期(≥48h)永久起搏器的高度传导障碍预测因子

该分析显示在这个队列中,基线右束支传导阻滞和TAVR后PR长度增加数量是TAVR后需要进行PPM置换的晚期(≥48h)高度传导障碍独立预测因子。

JACC:TAVR后新发持续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律失常负担

这些数据支持,在这一具有挑战性的患者群体中使用心脏监测设备进行密切随访,并尽早治疗。

Cir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可以预测TAVR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严重程度和恢复

肾上腺动脉粥样硬化负荷与TAVR后AKI的发生、严重程度和恢复相关。

JACC: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新发房颤的发病率、治疗和相关临床结局

TAVR术后AF的发病率为8.4%(TF入路为4.4%,非TF入路为16.5%),出院时仅不到三分之一的患者接受抗凝治疗,术后AF与院内和1年死亡率、卒中风险升高相关。

Cir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目前的胸外科医师协会模型将TAVR患者的死亡风险重新分类

目前的STS计算方法产生的死亡风险显著低于2008计算法,在有某些特定合并症的患者中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