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Heart J:股动脉入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期间急诊心脏手术的发生率和结局

2017-12-26 xiangting MedSci原创

左心室导丝穿孔和环形破裂是最常见的原因,几乎占ECS病例的一半。

需要急诊心脏手术(ECS)的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期间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需要ECS患者TAVI期间或之后的风险和结局仍不清楚。

经股动脉(TF)-TAVI期间需要ECS患者的发生率、危险因素、管理和结局从当代真实的多中心登记中进行分析。2013年至2016年期间,共有27 760名患者在79个中心接受了TF-TAVI。其中,212名(0.76%)患者需要ECS(年龄82.4±6.3岁,女性67.5%,Logistic EuroSCORE:17.1%,STS-评分5.8%)。ECS风险从2013年(1.07%)下降到2014年(0.70%),但自那以来保持稳定。从2013年到2016年,年度TF-TAVI数量增加了1倍以上。导致ECS的主要原因是导丝导致的左心室穿孔(28.3%)和环形破裂(21.2%)。需要ECS的TF-TAVI患者直接手术死亡率(<72 h)为34.6%。总院内死亡率为46.0%,环形破裂最高(62%)。ECS后院内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为年龄> 85岁[比值比(OR)1.87,95%可信区间(95%CI)(1.02-3.45),P = 0.044],环形破裂[OR 1.96,95% CI(0.94-4.10),P = 0.060],即刻ECS [OR 3.12,95%CI(1.07-9.11),P = 0.037]。 住院期间存活的114例患者的1年生存率仅为40.4%。

从2014年到2016年,ECS的需求保持稳定在0.7%左右。左心室导丝穿孔和环形破裂是最常见的原因,几乎占ECS病例的一半。一半的患者可以通过ECS抢救。尽管如此,即使在住院期间存活的ECS患者中,1年的全因死亡率也很高。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angt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BMJ:TAVI vs SAVR治疗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效果比较

来自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该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 vs 主动脉瓣置换手术(SAVR)治疗处于低度和中度围手术期死亡风险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疗效性。该研究的数据来自于Medline, Embase, 以及Cochrane CENTRAL。原始出处:Reed A Siemieniuk,Thomas Agoritsas,Veena Manja,et

南京医院张瑶俊等Meta分析称,TAVI术后11%患者有新发房颤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张瑶俊、朱灏等进行的一项Meta分析提示,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I)后新发房颤发生率高达11.1%。

Can J Cardiol:安贞医院学者Meta分析称,TAVI术后出血增加术后30天死亡率

北京安贞医院王家阳等近期一项Meta分析称,对于接受经导管主动脉植入(TAVI)手术的患者,TAVI术后出血的患者术后30天死亡率增加了3倍。

JAHA: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后的相对生存率

TAVI后的RS高,3年内年龄>85岁患者的生存率接近匹配的一般人群。

Heart: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治疗效果如何?

术后RAS阻断治疗与左室质量指数的逆转有关,并且降低了全因死亡率。这些数据需要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结果试验来进一步予以证实。

Eur Heart J:全球首例TAVI预装载干瓣病例

华西医院心脏内科主任陈茂教授团队2016年10月27日在阿根廷做的全球第一例TAVI预装载干瓣,文章在10月31日刊登在欧洲心脏病杂志CARDIOVASCULAR FLASHLIGHT(心血管亮点)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