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in:脑干三叉神经纤维微结构异常与三叉神经痛各亚型的治疗反应有关

2021-06-28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这些新的发现证明了DTI作为一种客观、无创的治疗反应预测工具的价值,并阐明了TN人群中治疗反应者和无反应者的区别。

三叉神经痛(TN)的神经外科治疗可以持久缓解疼痛;然而,一些患者没有反应,需要进行多次重复的手术。手术结果可能因TN的类型而异,但原因尚不清楚。TN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提示三叉神经脑干纤维异常;然而,这是否是不同亚型TN治疗无反应的共同特征尚不清楚。 Mojgan Hodaie等在使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来确定脑干三叉神经纤维微结构是否是TN手术反应的常见生物标志物,以及这些异常的程度是否与跨亚型TN反应的可能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ain杂志。 研究了98例接受神经外科治疗的TN患者(61例经典型TN,26例继发于多发性硬化,11例伴有孤立性桥脑病变)和50例健康对照。通过疼痛强度测量来评估治疗反应,并通过提取三叉神经近侧桥段的治疗前DTI指标来检查显微结构特征。 三叉神经多传感器扩散束成像及ROI定位。面板代表2例受试者的三叉神经束造影(白色)和近端脑桥节段的ROI放置(红色)。纤维束叠加在共同登记的半透明T1加权解剖和基础扩散张量图像上。扩散张量图像按方向着色(红色,左-右;绿色,前-后;蓝色,上-下)(左图)箭头表示三叉神经的根进入区,在那里纤维束造影是从(右图)支架表示脑干三叉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失效无水乙醇致三叉神经痛治疗失败1例

病人,女,71岁,因“右侧面部疼痛十数年,加重1周”入院,明确诊断为“右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第2支”,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后疼痛明显缓解、强度减轻、发作次数减少、区域缩小。

微球囊压迫术:一招解除“天下**痛”

都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遭遇过牙痛的人都能体会这种死去活来的折磨。但有些人却说牙痛算什么,他们经历过被称为“天下第一痛”的痛感——三叉神经痛,比牙痛更要命!

伴有颅底凹陷症的三叉神经痛3例

病例1:女,46岁;以“右侧面部间断性闪电样疼痛术后复发1年”于2017年5月入院。疼痛性质为烧灼样、针刺样,骤发突止,持续时间数秒到数分钟。

三叉神经痛诱发窦性停搏1例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主要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出现的反复发作性剧痛,其表现多样,常与其他痛性疾病难以鉴别。2018年4-5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PBC)治疗1

J Oral Facial Pain Headache:三种三叉神经损伤替代模型中的体感功能,疼痛和不适感的评估

本研究旨在评估健康参与者的三叉神经损伤的两种实验模型(局部应用辣椒素和局部麻醉剂)引起的疼痛和/或不愉快以及体感变化。

Clin Neurol Neurosurg:经隆突孔和卵圆孔周围神经 VS 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V2+V3特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

特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治疗手段有限。近日,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比较了V2+V3特发性三叉神经痛采用外周神经射频热凝术(PRF)与局部麻醉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GRF)的优缺点,为V2+V3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