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 Neurol Neurosurg:经隆突孔和卵圆孔周围神经 VS 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V2+V3特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

2021-06-28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特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治疗手段有限。近日,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比较了V2+V3特发性三叉神经痛采用外周神经射频热凝术(PRF)与局部麻醉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GRF)的优缺点,为V2+V3特发

特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治疗手段有限。近日,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比较了V2+V3特发性三叉神经痛采用外周神经射频热凝术(PRF)与局部麻醉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GRF)的优缺点,为V2+V3特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探索一种新的可用手术方法,研究结果已发表于Clin Neurol Neurosurg。

研究安入了102名V2+V3特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PRF组和GRF组(两组n=51)。使用BNI疼痛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缓解的情况,并分为好(BNI I级或II级,不需要用药)和坏(BNI III-V级,需要用药或失败)。复发被定义为在达到任何较高的疼痛缓解水平后复发到以前的较低水平。观察并记录了即时有效率、术后2年有效率、术后2年复发率以及并发症的数量。

 

结果显示,患者基线数据相似(年龄、性别比例、疼痛的一侧和病程)。此外,术后2年两组的效果没有显著差异。但是,PRF组的V2支即时有效率较好,且无角膜溃疡等严重并发症,但GRF组的V3支2年术后复发率较低,面部肿胀较少。

综上,PRF手术与GRF一样,凭借其良好的即时效果、准确的定位和较高的安全性,是治疗V2+V3特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又一前瞻性疗法。

 

原始出处:

 

Fei Zeng, Mengye Zhu, et al., The treatment of V2 + V3 idiopathic trigeminal neuralgia using peripheral nerve 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 via the foramen rotundum and foramen ovale compared with semilunar ganglion 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 Clin Neurol Neurosurg. 2020 Sep;196:106025. doi: 10.1016/j.clineuro.2020.10602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结合CT三维重建三叉神经痛眶下孔穿刺射频热凝手术1例

患者,女,53岁,因右侧颜面部口角外侧发作性电击样疼痛15日到我院就诊。患者入院前在当地医院就诊,口服卡马西平(1片/日)1周后出现头晕、呕吐。患者到我院就诊后,查体:意识清,右侧颜面口唇上方口角部位触痛阳性,VAS疼痛评分为9分,扳机点为右侧鼻唇沟近鼻小柱处,疼痛突发突止,每次发作时间少于1分钟,患者在刷牙或进食时可诱发出疼痛。头部核磁共振检查未见颅内占位病变。患者诊断为原发三叉神经痛(右侧第二

失效无水乙醇致三叉神经痛治疗失败1例

病人,女,71岁,因“右侧面部疼痛十数年,加重1周”入院,明确诊断为“右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第2支”,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后疼痛明显缓解、强度减轻、发作次数减少、区域缩小。

微球囊压迫术:一招解除“天下**痛”

都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遭遇过牙痛的人都能体会这种死去活来的折磨。但有些人却说牙痛算什么,他们经历过被称为“天下第一痛”的痛感——三叉神经痛,比牙痛更要命!

伴有颅底凹陷症的三叉神经痛3例

病例1:女,46岁;以“右侧面部间断性闪电样疼痛术后复发1年”于2017年5月入院。疼痛性质为烧灼样、针刺样,骤发突止,持续时间数秒到数分钟。

三叉神经痛诱发窦性停搏1例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主要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出现的反复发作性剧痛,其表现多样,常与其他痛性疾病难以鉴别。2018年4-5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PBC)治疗1

J Oral Facial Pain Headache:三种三叉神经损伤替代模型中的体感功能,疼痛和不适感的评估

本研究旨在评估健康参与者的三叉神经损伤的两种实验模型(局部应用辣椒素和局部麻醉剂)引起的疼痛和/或不愉快以及体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