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可植入共振器监测肿瘤深处氧气含量

2015-02-06 佚名 生物谷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trok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Norris Cotton综合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名为电子顺磁共振(EPR)血氧测定的新技术,该技术可帮助临床医生直接测定癌症及中风患者在高氧水平下的氧气含量,为规范疾病疗法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氧气对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细胞和组织中特定水平的氧气对于维持机体正常的功能非常重要,同时氧气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及疗法过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trok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Norris Cotton综合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名为电子顺磁共振(EPR)血氧测定的新技术,该技术可帮助临床医生直接测定癌症及中风患者在高氧水平下的氧气含量,为规范疾病疗法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氧气对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细胞和组织中特定水平的氧气对于维持机体正常的功能非常重要,同时氧气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及疗法过程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且治疗恶性肿瘤的很多疗法都依赖于氧气的水平,比如癌症中较低的氧气水平被认为可以产生恶性肿瘤,而且在不同肿瘤组织中的情况并不相同;因此直接测定氧气的水平对于揭示疾病进程,开发有效策略来改善氧气含量,从而促进疗法的有效性非常关键。

然而进行组织深处氧气的测定对于科学家而言长期以来一直是一大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中研究者就开发了一种由较薄无磁性的铜线组成的可植入共振器来对任何组织深处区域的氧气含量进行测定;在进行的一系列实验中研究人员利用一次性的氧气探针植入到兔子的大脑中就可以成功实现对兔子大脑中氧气浓度的数周监测。

Khan教授表示,不同于其它植入物,这种新型可植入共振器是在麻醉状态下植入的,但其余的氧气测定的操作均实现了非侵入性,因此我们就可以对中风等疾病的患者进行实时的氧气浓度监测,为开发新型疗法来改善患者机体大脑缺血区域的氧气浓度并且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新的希望。

最后研究者表示,这种利用可对组织氧气浓度进行实时监测的可植入共振器是一种用于进行中风和癌症领域研究的强大工具,在临床中医生们就可以利用其进行肿瘤氧气含量的监测;下一步研究者将会通过更为深入的研究调查中风患者大脑氧合过程的动态变化,从而为制定改善患者脑部供氧的策略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


原始出处:

Khan N1, Hou H2, Eskey CJ2, Moodie K2, Gohain S2, Du G2, Hodge S2, Culp WC2, Kuppusamy P2, Swartz HM2.Deep-Tissue Oxygen Monitoring in the Brain of Rabbits for Stroke Research.Stroke. 2015 Jan 22. pii: STROKEAHA.114.007324. [Epub ahead of print]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15-02-07 medcardio

    对肿瘤内部氧含量检测,有助于治疗。因为氧含量与肿瘤的耐药等密切相关。氧含量影响到HIF1α等基因的表达

    0

  2. 2015-02-07 zzyzzy

    中风

    0

相关资讯

抑癌物佛波酯长期使用可促进肿瘤发生

蛋白激酶C(PKC)系统,该系统中的第二信使是磷脂肌醇,故又称为磷脂肌醇信号途径。PKC系统由三个成员组成:受体、G蛋白和效应物。Gq蛋白也是异源三体,其α亚基上具有GTP/GDP结合位点,作用方式与cAMP系统中的G蛋白完全相同。该系统的效应物是磷酸肌醇特异的磷脂酶C-β,此处的β表示一种异构体。在PKC系统信号转导途径中,膜受体与第一信使分子结合后,激活膜上Gp蛋白,然后Gq蛋白激活磷酸脂酶C

“安全阴云”笼罩肿瘤免疫疗法领域

癌症,一直是全世界科学家试图征服的对象。为此,人们先后开发了化疗、放疗等手段用来杀灭肿瘤细胞。然而,这些治疗方案要么是“威力”不够,无法抑制肿瘤细胞的疯狂生长;要么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随着科学家对免疫系统的了解,科学家们开始意识到人类自身的免疫系统或许是最终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武器。2014年生物医药研究领域开始掀起了一场肿瘤免疫疗法的研究热潮。这其中最为耀眼的当属CAR-T疗法和双特异性

Nature:代谢与肿瘤— —糖尿病治疗药物也可治肿瘤

近日,国际顶尖期刊nature刊登了来自美国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Elsa R. Flores研究小组关于IAPP驱动代谢重编程抑制p53缺失的肿瘤生长的最新研究发现。 研究人员指出,在人类肿瘤中通常会发生TP53的改变,之前研究也已证明,在小鼠中重新激活TP53能够抑制肿瘤生长。但事实证明,重激活TP53这一策略非常难以实施,因此研究人员试图通过调控TP53同家族蛋白TP63和TP73寻找另外一条

熬夜族,各科医生都很担心你!

熬夜的五大危害你知道不? ①肌肤状态越来越坏,保养肌肤时间是晚上10点到凌晨2点。 ②眼睛处于劳累状态,得不到充分休息,视力会变弱,出现干涩等情况。 ③精神不振,容易疲劳,免疫力低下。 ④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好、头痛、头发容易掉落等情况。 ⑤容易上火。【一图读懂】熬夜的危害

Nat Commun:阻断血管生成素的肿瘤治疗为何效果不一?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University of Helsinki)的科学家们最近表示他们或找到通过阻断肿瘤血管生成的肿瘤治疗有时候会失败的原因。这个观点发表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杂志,而相关的研究论文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血管生成素阻断治疗是通过阻断肿瘤血管生长而杀死肿瘤细胞的一种疗法。这种治疗,目前广泛应用在卵巢癌等癌症的

Nature Communications:监测肿瘤状态的特殊基因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西奈山医疗中心(Mount Sinai Medical Center)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两种癌症药物可以开启特殊基因的表达,而这种特殊基因则可以告知肿瘤细胞使其处于休眠状态。 文章中研究者表示,当名为NR2F1的基因开启后其就会重编程肿瘤细胞使其处于休眠状态;而当该基因的表达关闭后肿瘤细胞就会开始分裂并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