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r Int:Sirt1通过PPARgamma2的表达来调控HCV核心蛋白1b诱导的肝脂肪变性

2018-02-08 MedSci MedSci原创

研究结果表明,Sirt1通过PPARgamma2的表达来调控HCV核心蛋白1b诱导的肝脂肪变性。

肝脂肪变性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共同特征。先前的研究表明,HCV核心编码序列(HCV基因3a和3b)的过表达,能导致肝细胞内的甘油三酯堆积。然而,潜在的机制尚未被揭示。

为了探究Sirt1是否参与HCV介导的肝脂肪变性,对HCV核心1b蛋白和Sirt1的过表达及HepG2细胞中Sirt1的敲除进行了研究。为了确认细胞结果,研究进一步采用慢病毒介导的HCV核心1b过表达的肝特异性Sirt1敲除小鼠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HCV核心蛋白1b过表达导致了HEPG2细胞内甘油三酯的聚积。值得注意的是,HCV核心蛋白1b的过表达,导致PPARgamma2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Sirt1蛋白是PPARgamma2的上游调控子;在HCV核心蛋白1b的过表达之后,Sirt1蛋白的表达也显著增加。此外,此外,仅仅Sirt1基因的过表达或敲除就足以调节p300介导的PPARgamma2去乙酰化。动物实验表明,在肝特异性的Sirt1基因敲除小鼠中,能够通过下调PPARgamma2的表达来减轻HCV核心蛋白1b诱导的肝脂肪变性程度。

研究结果表明,Sirt1通过PPARgamma2的表达来调控HCV核心蛋白1b诱导的肝脂肪变性。

原始出处

Zhang C, Wang J, Zhang H, et al. Hepatitis C virus core protein induces hepatic steatosis via Sirt1-dependent pathway.Liver Int, 2017, Sep 12. doi: 10.1111/liv.13581.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EJM:Glecaprevir-Pibrentasvir治疗HCV1或3型感染

研究认为,对于HCV1或3型,无肝硬化感染者,接受每天1次,8或12周的glecaprevir-pibrentasvir联合治疗可实现极高的持续病毒学应答

J Hepatol: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HCV患者的经验及教训

基于纤维化阶段的优先排序,对于治疗来说效果并不好。仿制药的可用性降低了治疗CHC患者成本,并极大地促进了该计划的实施。

Liver Int:HCV-DAA治疗对细胞外囊泡miRNAs含量及免疫调节性能的影响

HCV患者外泌体中调节免疫的microRNA的富集与其对先天免疫细胞功能的抑制作用有关。DAA治疗使CHC患者血浆microRNA的含量减低。与外界相关的microRNA可能会提供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来监测免疫反应的恢复。

Liver Int:接受DAA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的HCV患者,利巴韦林剂量的调整并不影响治疗效果

DA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HCV患者,在治疗早期经常将利巴韦林的剂量降低;利巴韦林剂量的降低并没有影响可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基线血红蛋白水平较低的HCV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检测是否发生贫血

N Engl J Med:Glecaprevir-Pibrentasvir治疗HCV基因1或3型患者,可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采用glecaprevirp -pibrentasvir治疗无肝硬化的HCV基因1型或基因3型患者8周或12周,可达到很高的可持续病毒学应答率

Hepatol Res:Sofosbuvir联合ribavirin对肾功能不全的HCV基因2型日本患者的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

Sofosbuvir联合ribavirin对HCV基因2型日本患者的治疗是非常有效和安全的。然而,当含有sofosbuvir-和含有-ribavirin的方案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时,应注意患者基线肾功能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