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Inter Med:免疫功能危重症患者巨细胞病毒再激活的抗病毒治疗

2017-05-01 zhangfan MedSci原创

伐昔洛韦或低剂量缬更昔洛韦可抑制危重患者巨细胞病毒激活,但却导致患者死亡率升高,这一矛盾的结论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大规模试验以验证抗巨细胞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研究表明超过一半的成年人口有潜在的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病毒进入体液再活化可导致三分之一的潜在人群发生疾病。近日研究人员在巨细胞病毒再激活的危重患者中,检测抗病毒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

研究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进行,共124名在ICU进行至少24小时的机械通气的CMV阳性患者参与,所有患者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价平均基线评分为17.6。患者随机接受盐酸伐昔洛韦抗CMV病毒预防(n=34)、28天的低剂量的盐酸缬更昔洛韦(n = 46)病毒再激活抑制治疗或对照(n?=?44),主要终点是在药物干预开始后的28天随访期间,血液中第一次CMV激活时间。

参与研究的患者124人中,女性46人,男性78人,平均年龄56.9岁。研究随访中有对照组的12人,缬更昔洛韦组1人以及伐昔洛韦组2人发生病毒血液再活化(全部治疗组vs对照组,风险比0.14; 95% CI 0.04-0.50)。但令人意外的是,伐昔洛韦药物干预导致患者死亡率升高,28天有14名患者死亡,死亡率41.2%而对照组为13.5%。

研究表明,伐昔洛韦或低剂量缬更昔洛韦可抑制危重患者巨细胞病毒激活,但却导致患者死亡率升高,这一矛盾的结论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大规模试验以验证抗巨细胞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原文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zhangf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MA Pediatr:极低体重儿和早产儿经母乳感染巨细胞病毒

极低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儿和早产儿生后容易感染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和CMV相关脓毒症样综合征(CMV-related sepsis-like syndrome,CMV-SLS)。 亚特兰大州埃默里大学的Cassandra Josephson博士等人采取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的方法研究了VLBW儿经母乳感染CMV和CMV-

J Infect Dis:老年痴呆与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CMV)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体液交换进行传播,感染免疫力正常的人群后一般没有临床表现,常常为潜伏感染。随着年龄的增加,CMV血清阳性检出率也随之增高。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巨细胞病毒与阿兹海默病(AD)有关。为了研究CMV与AD的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的Barnes LL对老年人群展开研究。研究者分析了3个队列研究的数据,共纳入849名老年患者,他们的平均年龄为78.6

Blood:巨细胞病毒不能预防白血病的复发

根据一项国际注册研究的结果,巨细胞病毒感染对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白血病患者的血液系统复发没有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巨细胞病毒再激活是移植后不良预后的一个危险因素。现有的单中心研究表明,急性髓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巨细胞病毒再激活100天内,与复发率的降低有关。蒙特利尔大学医学院的Pierre Teira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对9469例进行外周血或骨髓移植的患者进行了研究。大多数患者(n =

[原始出处]疱疹和癌症有关系吗?

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之间声称脑癌和疱疹有关系的研究报告提出质疑,研究人员分析了 125 名脑癌(神经胶质瘤)样本,其中 99 例来自于成年人,26 例来自于儿童,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肿瘤组织中存在巨细胞病毒 (CMV)

Cell:40年谜题被解开 科学家成功解析巨细胞病毒和宿主之间的进化军备竞赛

最近,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莫纳什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解开了一个长达40年的奥秘,文章中研究人员阐明了巨细胞病毒(CMV)和机体免疫系统之间长期存在的一种进化军备竞赛。 人类的巨细胞病毒俗称人疱疹病毒5型,其能够感染全世界大约50%的成年人,而且也是引发发达国家新生儿出生缺陷的

JCEM : 暴发性1型糖尿病与人类巨细胞病毒的再激活有关

暴发性1型糖尿病是2000年由日本学者Imagawa等提出的1型糖尿病新亚型,归类于特发性1型糖尿病,以急骤起病、胰酶升高并缺乏胰岛相关抗体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