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EM : 暴发性1型糖尿病与人类巨细胞病毒的再激活有关

2017-04-17 MedSci MedSci原创

暴发性1型糖尿病是2000年由日本学者Imagawa等提出的1型糖尿病新亚型,归类于特发性1型糖尿病,以急骤起病、胰酶升高并缺乏胰岛相关抗体为特征。

暴发性1型糖尿病是2000年由日本学者Imagawa等提出的1型糖尿病新亚型,归类于特发性1型糖尿病,以急骤起病、胰酶升高并缺乏胰岛相关抗体为特征。目前,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并不清楚,可能与HLA基因型、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有关。

近日,糖尿病领域权威杂志JCEM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人员旨在探讨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后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β细胞损伤的机制。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胰腺的免疫组化分别对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人类疱疹病毒6(HHV-6)以及EB病毒(EBV)进行了定位分析,对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Z DNA结合蛋白1(ZBP1)的病毒受体、视黄酸诱导基因I(RIG-I)以及炎性细胞的表达进行了检测。标本来自1例有超敏反应综合征的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尸检患者(实验组)和7个糖耐量正常且行胰腺切除术患者(对照组)。

此项研究结果显示: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定位于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和外分泌腺区域。和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阴性的胰岛区域相比,有较多的巨噬细胞、CD4+和CD8+阳性的T淋巴细胞渗透到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阳性的胰岛区域,且52.6%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阳性的细胞同时也是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阳性。α细胞表达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Z DNA结合蛋白1(ZBP1)的病毒受体和视黄酸诱导基因I(RIG-I)。在对照组中,并没有检测到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阳性的细胞。此外,人类疱疹病毒6(HHV-6)阳性且非EB病毒(EBV)阳性的细胞均存在于对照组和实验组。
 
综上,该研究表明:免疫应答反应引起的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与β细胞损伤密切相关。

 
原始出处:

Sho Yoneda ,Akihisa Imagawa, Kenji Fukui et al .A histological study of 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related to human cytomegalovirus reactivation .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7 Apr 10. doi: 10.1210/jc.2016-4029.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18-01-30 xlysu
  2. 2017-05-10 achengzhao
  3. 2017-04-19 绛珠草小姐

    学习了,谢谢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