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phere:细菌之外,真菌也和肥胖相关

2017-10-13 海北 MedSci原创

最近的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与肥胖现象息息相关。肥胖是全球日益增长的健康问题。其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但是,最近的关于微生物和代谢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对细菌的分析。人们似乎不约而同地忽略了真菌对于健康代谢的潜在贡献。至今为止,几乎没有研究去探索真菌对于肥胖症的作用。

最近的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与肥胖现象息息相关。肥胖是全球日益增长的健康问题。其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但是,最近的关于微生物和代谢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对细菌的分析。人们似乎不约而同地忽略了真菌对于健康代谢的潜在贡献。至今为止,几乎没有研究去探索真菌对于肥胖症的作用。

来自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就填补了这个空白。其在小鼠模型上,利用真菌的内部转录间隔区2ITS2)和细菌的16S rRNA基因来确定高脂肪饮食对真菌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研究人员发现,和标准饮食的小鼠相比,高脂饮食的小鼠有19种细菌和6种真菌的丰度出现了显著的差异。高脂肪饮食对总体真菌和细菌微生物组织结构也产生相似幅度的影响。与饲喂标准食物的小鼠相比,研究人员观察到,饲喂高脂肪饮食的小鼠微生物对之间强烈而复杂的饮食特异性共生关系,以及大量减少的共生微生物对数。此外,与标准饲料小鼠相比,高脂肪饮食喂养的小鼠的预测代谢相关微生物明显减少。

这项研究提供的证据表明摄入高脂肪饮食与小鼠模型中真菌(和细菌)微生物组织的变化有关。此外,研究人员发现,肠道真菌和细菌之间存在交互结构和功能关系,它们受到高脂肪饮食的干扰。


原始出处:

Timothy Heisel et al. High-Fat Diet Changes Fungal Microbiomes and Interkingdom Relationships in the Murine GutmSphere, 2017; DOI: 10.1128/mSphere.00351-17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海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4)
#插入话题
  1. 2017-10-15 llaq

    真菌与肥胖

    0

  2. 2017-10-14 1e1b8538m79(暂无匿称)

    不错的文章值得一读.

    0

  3. 2017-10-14 1e0e5697m83(暂无匿称)

    henhao

    0

  4. 2017-10-14 Y—xianghai

    学习了新知识

    0

相关资讯

Sci Trans Med:一种真菌通过调节宿主嘌呤代谢加剧小鼠肠炎。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其特征在于胃肠道的慢性炎症,临床上常表现为严重的腹泻、疼痛、疲劳和体重减轻。过去几十年,医生已经开始利用特异性的抗酿酒酵母细胞壁抗体来区分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但是酵母对IBD的作用仍然还不清楚。

Intens Care Med:念珠菌血症的风险和临床结果取决于潜在的恶性肿瘤!

由此可见,潜在恶性肿瘤和ICU住院临床背景可能与念珠菌血症的初始治疗有关。

Nat Commun:应对耐药细菌两种新手段:基因改造益生菌和“龙”血?

《自然-通讯》本周在线发表的研究Engineered probiotic Escherichia coli can eliminate and preve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gut infection in animal models表明,一种基因改造益生菌(可能具有促进健康作用的微生物)能在动物模型中预防和消除细菌感染。在秀丽隐杆线虫感染模型中的评估。Hwang

Gut:肝硬化真菌菌群失调!

由此可见,在肝硬化患者中存在显著的真菌失调,其可被被抗生素和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所改变,但随着时间推移趋于稳定。合并的细菌-真菌菌群失调的指标,拟杆菌/子囊率,可以独立预测肝硬化患者90天的住院治疗情况。

Sci Rep:基于磁纳米材料的抗菌疗法

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以及因严重疾病而住院患者中,常在治疗的过程中面临着因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感染。而在真菌的治疗过程中,不断有真菌具备耐药性,需要研发新的抗菌疗法,包括基于膜渗透剂和纳米材料作为药物载体的新方法。在这项研究中,选取具有杀菌活性LL-37肽,ceragenin CSA-13以及其磁衍生物(MNP@LL-37, MNP@CSA-13)来治疗实验室及临床上的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

Int J Antimicrob Agents:多学科讨论:初始经验型抗真菌治疗如何影响IC重症患者结局?

侵袭性念珠菌病(IC)是医疗或外科重症监护室(ICUs)中常发生的威胁生命的感染。其与ICU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增加相关,尽管存在争议。2017年7月,发表在《Int J Antimicrob Agents》的中国SCAN研究的分析,考察了初始经验型抗真菌治疗对患有IC重症患者结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