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益生菌对孕妇代谢健康的影响

2018-05-23 海北 MedSci原创

最近,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荟萃分析,旨在评估补充益生菌对孕妇代谢健康和妊娠并发症的影响。

孕产妇肥胖和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患病率正在迅速增加。已有的研究表明,益生菌补充剂可改善人体代谢健康。最近,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荟萃分析,旨在评估补充益生菌对孕妇代谢健康和妊娠并发症的影响。

研究人员进行了文献检索,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估,并根据标准化指南合成数据。该荟萃分析纳入了10项符合条件的随机临床试验。

对于GDM孕妇,研究人员发现补充益生菌和空腹血清胰岛素(OR = 2.94,95CI [-5.69-0.20]p = 0.04),以及胰岛素抵抗的稳态模型评估(HOMA-IR)( OR -0.65,95CI [-1.18-0.11]p = 0.02)之间存在负相关。

GDM患者补充益生菌与血脂水平无显着相关性,包括总胆固醇OR2.72,95CI [-17.18,11.74]P = 0.7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OR-0.29,95CI [-3.60,3.03]P = 0.8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OR-0.38,95CI [-18.54,17.79]P = 0.97),或甘油三酯( OR -12.83,95CI [-36.63,10.97]P = 0.29)。

对于健康孕妇,益生菌补充剂与空腹血清胰岛素(OR-3.76,95CI-4.29-3.23P <0.00001),以及HOMA-IROR-0.57,95CI-1.08 -0.06]p = 0.03)呈负相关。然而,补充益生菌和空腹血糖(FPG)之间没有显着相关性(OR -2.02,95CI [-5.56,1.52]p = 0.26)。

因此,该研究表明,怀孕期间补充益生菌对葡萄糖代谢有益,但对孕妇脂质代谢没有显著影响。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海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18-09-28 若轩

    还有怎么补充益生菌呢

    0

  2. 2018-05-23 龙胆草

    学习谢谢分享

    0

  3. 2018-05-23 1e17414fm02(暂无匿称)

    学习

    0

相关资讯

2018 ESPCG国际共识:益生菌在下消化道症状管理中的应用(更新版)

2018年2月,欧洲基础治疗胃肠病学会(ESPCG)跟新发布了益生菌在下消化道症状管理中的应用共识,本文是对2013年版共识的更新,主要内容包括IBS症状评估,益生菌对腹痛、腹胀、胃肠胀气、便秘、排便习惯、腹泻、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的作用以及益生菌的副作用等。

Pediatr Obes:益生菌补充可能会增加拉丁美洲青少年的肥胖,而对肠道菌群和肝脏脂肪等无可检测到的影响

VSL#3补充可能会导致拉丁美洲青少年的肥胖,而肠道菌群、肠道食欲调节激素、肝脂肪、纤维化和饮食摄入没有明显变化。然而,值的注意的是,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少

婴幼儿益生菌适合所有孩子吗

随着科学家对人体微生物的研究日益加深,益生菌被广泛用于治疗肠道相关的疾病,特别针对常见的婴幼儿腹泻、便秘、湿疹、过敏等疾病。虽说是益生菌疗效初现,市面上的产品却早已经令人眼花缭乱。我们到底应该相信哪种产品呢?最好选有标注菌株号的解决产品选择的疑问,最好的方法就是认准国家标准批号。“目前,市场上的益生菌产品主要有三类,即药品、保健品和普通食品。”中科院微生物所博士段云峰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其中,

J Investig Clin Dent:益生菌辅助应用是否有益于牙周治疗效果

本研究旨在评估益生菌作为治疗慢性牙周炎(CP)中洁治和根面平整(SRP)的辅助效果。这项研究的焦点问题是:与安慰剂/无治疗组相比,益生菌的辅助使用可以在治疗CP时产生更好的临床牙周结果?电子和手册文献检索2017年12月前以下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章:MEDLINE,EMBASE,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和Cochrane口腔健康组试验注册。计算加权平均差异(WMD)和95%置信区间(CI)。

2018 SEAGMA工作组共识报告:益生菌的临床应用

本文回顾了临床应用益生菌治疗的相关问题,并回顾了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肠道免疫功能受损,肝脏疾病,肠道感染以及常见儿童时期消化疾病的相关文献,将临床益生菌应用的共识以及有争议的共识全部列出,供临床医生参考。

Atherosclerosis:肠道微生物在动脉粥样硬化中起到重要作用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和罗森健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肠道微生物和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的一种新关联。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衡量标准是颈动脉中的斑块积累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