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发生脑水肿的预测因素

2017-08-08 MedSci MedSci原创

脑水肿(CED)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严重并发症。脑梗死后发生CED的相关预测因素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Stroke上的研究旨在确定哪些基线临床和放射学参数能够预测使用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发生CED。研究者们在静脉溶栓成像扫描中使用了3度严重程度(不严重的CED 1和最严重的CED 3)的CED分类。在2002年至2011年期间,研究者们共从SITS国际注册中心(安全执行中风治疗)中记

脑水肿(CED)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严重并发症。脑梗死后发生CED的相关预测因素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Stroke上的研究旨在确定哪些基线临床和放射学参数能够预测使用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发生CED。

研究者们在静脉溶栓成像扫描中使用了3度严重程度(不严重的CED 1和最严重的CED 3)的CED分类。在2002年至2011年期间,研究者们共从SITS国际注册中心(安全执行中风治疗)中记录的42187例患者中提取了数据。随后,研究者们对患有或不伴有CED的患者进行单因素比较。使用向后逻辑回归来为每个CED严重性选择一组预测变量。

最终,此项研究结果显示:在42187例患者中有9579例检测到CED(22.7%:CED 1为12.5%,CED 2为4.9%,CED 3为5.3%)。与无CED的患者相比,在CED患者的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较高(17 vs. 10;P <0.001),急性梗死的症状较常见(27.9% vs. 19.2%;P <0.001),高密度动脉信号较常见(37.6% vs. 14.6%;P <0.001),血糖较高(6.8 vs. 6.4 mmol/L;P <0.001)。基线国家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高密度动脉征象、血糖、意识障碍和急性梗塞成像均为所有水肿类型的独立预测因素。

此项研究结果表明:早期CED的最重要的基线预测因子是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动脉高密度征、血糖升高、意识水平降低和基线梗死征兆。此项研究的发现可用于改善患者的药物或手术治疗的选择和监测。

原始出处:
Thorén M, Azevedo E, et al. Predictors for Cerebral Edema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Stroke. 2017 Aug 3. pii: STROKEAHA.117.018223. doi: 10.1161/STROKEAHA.117.018223.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Stroke:早期再发卒中再次溶栓的适应症研究

背景:症状发生4.5小时内静脉溶栓(IVT)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功能预后。由于颅内出血的风险较高,对于3个月有卒中史的患者,静脉溶栓是禁忌。此外,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本身也能促进神经毒性和血脑屏障的破坏。然而,对于早期(<3个月)再发性卒中(ERS),重复IV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基本上是未知。患者早期复发性卒中,因为这些患者在溶栓研究中被排除。本研究是ERS患者再IVT的最大的病例研究。方法

JAHA: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语言偏好与静脉溶栓的关系

结论与研究假设相反,一旦考虑初始卒中严重程度,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偏好说非英语语言与较低的静脉溶栓率无关。

JAMA Neurol: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前,静脉溶栓的益处不大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常出现大血管闭塞,而机械取栓(Mechanical thrombectomy,MT)改善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临床结局。然而不知道静脉溶栓(IVT)对MT患者是否有益。最近发表在JAMA Neurol上的一项研究探讨了在MT(支架取栓)之前进行IVT治疗是否有益。这是一项事后分析,使用的数据来自291例机械取栓的病人,这些患者来自2个大的多中心的前瞻性评价AIS患

Stroke:静脉溶栓在未知发作中风患者中作用的评估

未知发作的中风患者(UKO)被排除在血栓溶解治疗之外。近期,一项发表在Stroke杂志上的研究评估了静脉予以阿替普酶在UKO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的症状。研究数据来自47237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医院内接受静脉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医院均参与2010年至2014年间卒中国际卒中血栓溶解登记中的安全实施治疗。两组研究人群定义为:(1)UKO患者(n = 502)和(2)在中风发作4

Stroke: 静脉溶栓患者的功能预后存在性别差异

背景:与男性相比,女性脑卒中后的预后较差,但在静脉溶栓(IVT)治疗的患者中,女性似乎收益更大。除了性别差异,年龄也有可能影响功能预后。在IVT治疗的患者中,年龄与性别对患者的功能预后的相互作用是很复杂的。本研究应用一个大型的多中心欧洲队列,此队列反映急性卒中治疗的日常临床实践,旨在比较不同年龄层的男性和女性IVT患者的预后。方法: 从12个欧洲三级医院获得IVT登记的数据。主要结果是功能预后不良

PLoS One:大血管闭塞可行静脉溶栓

背景:研究者探讨大血管闭塞(MVO)和服用华法林的心源性栓塞高危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相关性。研究者评估MVO闭塞是否可预测INR≤1.7及静脉溶栓的安全性相关。方法: 对2008年4月到2015年3月期间,服用华法林的177心源性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95%CI)评估血管闭塞和INR的关联。为了预测≤INR 1.7,应用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