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影响心肺移植术预后的风险因素

2019-10-08 MedSci MedSci原创

心肺移植(HLTx)是治疗晚期心肺衰竭的有效方法。但尚无大型多中心研究关注供体和受体风险因素与HLTx后预后的关系。现Shudo等人对此进行研究。对1987年-2017年间进行HLTx的997位成年患者(≥18岁)进行研究。将患者根据未再次移植存活1年(664位)和HLTx后1年内再次移植或死亡分层(333位)。主要评估指标是供体和受体特征对HLTx术后1年受体死亡或再次移植的影响。HLTx术后1

心肺移植(HLTx)是治疗晚期心肺衰竭的有效方法。但尚无大型多中心研究关注供体和受体风险因素与HLTx后预后的关系。现Shudo等人对此进行研究。

对1987年-2017年间进行HLTx的997位成年患者(≥18岁)进行研究。将患者根据未再次移植存活1年(664位)和HLTx后1年内再次移植或死亡分层(333位)。主要评估指标是供体和受体特征对HLTx术后1年受体死亡或再次移植的影响。

HLTx术后1年的总存活率为66.6%。53%的供体为男性,平均年龄为28.2岁。单变量分析显示,高龄供体、受体男性、受体肌酐、受体心肺手术史、受体体外膜氧合支持、移植时间和移植中心规模均与HLTx术后1年内受体的死亡或再次移植相关。在多变量分析中,高龄供体、受体男性、受体体外膜氧合支持、移植时间和移植中心规模仍是受体死亡和再次移植的显著预测因素。将这些预测因素纳入一个方程中,有助于仅根据术前因素预测受体移植术后1年内的初步存活率。

考虑到供体年龄、受体性别、受体血流动力学状态和移植中心规模对受体移植术预后的显著影响,或许可通过控制这些因素来改善HLTx的预后。无显著影响HLTx术预后因素的边缘供体和受体仍可考虑进行移植。

原始出处:

Yasuhiro Shudo, et al.Evaluation of Risk Factors for Heart-Lung Transplant Recipient Outcome.Circulation. 2019;140:1261–1272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PLos One:肺动脉高压中的肺和心-肺移植

早期功能分级的相关死亡率反映了确定PAH死亡风险是存在困难的。

2018 ISHLT/APM/AST/ICCAC/STSW共识建议:心肺移植以及长期机械循环支持候选者的社会心理评估

社会心理评估公认为是进行心脏移植,肺移植以及长期机械循环支持患者全方面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主要针对心肺移植以及长期机械循环支持候选者的社会心理评估提供指导建议。主要内容包括危险因素评估,患者的知识,理解以及决策能力评估,患者个人,社会以及环境评估,特殊因素等。

NEJM:HCV感染供体的心肺移植

研究认为,抗病毒治疗可用于HCV感染的心脏或肺供体移植后病毒感染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