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抗肿瘤药物plitidepsin有望成为新型抗新冠病毒药物,比瑞德西韦强27倍

2021-01-30 生物谷 生物谷

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于2020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紧急使用授权,用于治疗COVID-19。

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于2020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紧急使用授权,用于治疗COVID-19

近日,在顶尖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由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和西奈山伊坎医学院(ISMMS)领衔的研究团队表明,一种抗肿瘤新药显示出了临床治疗COVID-19的重要潜力。临床前实验结果显示,这种药物可以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复制,抗病毒活性达到实验对照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的27.5倍。

plitidepsin是一种受到有限批准的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药物。在一项新的研究中,通过在临床前模型中开展研究,来自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报道,plitidepsin比瑞德西韦更有效地抵抗SARS-CoV-2。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月25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Plitidepsin has potent preclinical efficacy against SARS-CoV-2 by targeting the host protein eEF1A”。


platidepsin的抗病毒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eEF1A介导的,图片来自Science, 2021, doi:10.1126/science.abf4058。

 

这种药物名为plitidepsin(英文商品名Aplidin),最初是从地中海的一种白色海鞘Aplidium albicans中分离提取出来的,由西班牙的一家生物医药公司PharmaMar开发。目前该药已被澳大利亚监管机构批准,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一种相对罕见的血液恶性肿瘤。

plitidepsin会特异性地结合一种真核翻译延伸因子eEF1A2,从而干扰真核细胞中的蛋白质翻译过程。而在新冠病毒的生命周期中,病毒正需要利用宿主细胞的这套蛋白质翻译过程,来完成大量复制。因此,科学家们基于这一点,开始从此类翻译抑制剂中筛选有可能对抗新冠病毒的药物。

研究人员首先在培养的人类细胞中检测了plitidepsin的抗病毒活性,并以已获FDA紧急使用授权治疗新冠的药物瑞德西韦作为对照之一。实验结果显示,plitidepsin可以有效抑制新冠病毒的复制,IC90为0.88 nM,是同种细胞中瑞德西韦测试结果的27.5倍。

根据进一步体外实验的结果,研究人员认为,将plitidepsin与瑞德西韦组合使用,可以使两种药物相辅相成,发挥更好的抗病毒效果。

随后,研究团队在两种小鼠模型中,测试了plitidepsin的体内效果。在感染病毒之前注射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使动物肺部组织的新冠病毒载量减少2个数量级。组织病理学分析还显示,这种药物可以减轻肺炎症状。这些结果综合起来表明,plitidepsin对于治疗新冠或可发挥重要的临床疗效。

在表达人源ACE2的小鼠中,plitidepsin处理显著减轻了新冠病毒感染,肺部病毒载量降低

与其他靶向病毒蛋白酶的药物不同,这种药物的抗病毒思路针对的是宿主蛋白而不是病毒蛋白。“这意味着,如果能用plitidepsin成功治疗COVID-19,新冠病毒将不会轻易通过突变而获得耐药性。”该研究主要作者Kris White教授解释说。

研究机构的新闻称,这支研究团队最近已和英国的科学家展开合作,评估plitidepsin是否能抑制最近流行的变异毒株B.1.1.7。根据已公布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的初步结果,这种药物对新冠病毒的B.1.1.7突变体同样具有抗病毒活性,与抗原始病毒株的活性相当。

论文中还指出,开发这一药物的PharmaMar公司目前已完成了治疗新冠的1/2期临床研究,正在推进2/3期临床试验。事实上,2020年3月13日,PharmaMar公布了用plitidepsin治疗人冠状病毒HCoV-229E的体外研究结果。HCoV-229E的增殖和传播机制与新冠病毒非常相似,因为这两种冠状病毒都利用eEF1A蛋白来复制繁殖。在2020年4月份,PharmaMar获西班牙药监局批准展开用Aplidin (Plitidepsin)治疗新冠患者的APLICOV-PC临床试验

原始出处:

Kris M. White et al. Plitidepsin has potent preclinical efficacy against SARS-CoV-2 by targeting the host protein eEF1A. Science, 2021, doi:10.1126/science.abf4058.

 

作者:生物谷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新冠复阳”为何屡见不鲜?MIT惊悚研究:病毒与DNA结合了!

所谓“复阳”,通常是指新冠康复者接受核酸检测时呈阳性的现象。自疫情爆发以来,媒体频繁报道的“新冠复阳”引来民众担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Annals of Neurology: 新冠重症患者中神经元损伤常见且明显

新冠重症患者中神经元损伤常见且明显

“恶魔”曝光!新冠病毒真实3D图像来了

第一次,包括中国科研人员在内的一支国际团队“拍摄”到了新冠病毒的3D影像。

Sci Immunol:CD8+ T细胞对新冠病毒感染反应的多重分子特性

重症COVID-19患者的SARS-CoV-2反应CD8+ T细胞的耗竭特征受损?

Nature :面对新冠病毒突变,人体的免疫系统也在不断应对进化!

迄今为止,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已经感染了超过9880万人,造成超过210万人死亡,此外,在英国、南非等地区也陆续发现了新冠病毒的突变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