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降脂,防国人心血管病意义最大!周脉耕、胡国清等预测研究

2022-06-26 中国循环杂志 网络

血压控制对缺血性心脏病和出血性脑卒中死亡的贡献最大,分别可减少67.73和39.11万例的死亡。

近日,2021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指出,中国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中国疾控中心周脉耕、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胡国清等预测,根据危险因素在1990~2015年的自然变化趋势,2030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例数(612万例)和死亡率(428/10万)较2015年将分别增长59.92% 和 52.87%。

但研究显示,如果到 2030 年危险因素全部达标,可预防229万例心脑血管病死亡。

在单个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的情况下,血压、总胆固醇和细颗粒物暴露是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数影响最大的 3个因素,可分别减少死亡133、61和 31万例。

其中,血压控制对缺血性心脏病和出血性脑卒中死亡的贡献最大,分别可减少67.73和39.11万例的死亡。

研究者指出,我国是心血管病的高发地区,其中约67%的心血管死亡与行为方式、代谢和环境因素的暴露相关。

2030 年我国男性和女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过早死亡概率均呈持续下降的趋势,相较于2015年,男性由11.43% 降至 11.28%,女性由 5.79% 降至4.43%。

这项研究通过应用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估算的中国数据进行了预测研究,其中纳入分析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身体活动不足、体重指数高、总胆固醇升高 、血压升高、空腹血糖升高、高盐饮食和PM2.5。

我国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病防控目标,明确指出 2030年重大慢性病的早死概率应比2015年降低30%。

来源:

[1]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概要.中国循环杂志, 2022, 36: 553-578.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2.06.001.

作者:中国循环杂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EUROLOGY:卒中后1年白质高信号体积与认知相关

卒中 1 年后的WMH 体积与同时期的认知评分密切相关。卒中后认知和独立性的共同纵向下降是痴呆诊断的核心,与 WMH 体积增加有关。

JAMA Cardiol:耄耋之年房颤患者服用小剂量依度沙班的疗效和安全性

80岁及以上的房颤患者,服用小剂量依度沙班可降低卒中和全身栓塞事件的发生风险,且不显著增加出血事件风险

Stroke:血管内治疗,灌注成像可提示良好预后

与非灌注神经成像相比,获得灌注成像的EVT与早期和晚期时间窗的功能障碍改善有关。

JAMA:无症状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缺血性中风发生率有多高?

无症状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队列中,没有进行手术干预,同侧颈动脉相关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估计比率在5年内为4.7%。

Stroke:如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小中风后进行多模式预防

强化护理项目组的患者在1年后体能和mRS的结果略好,但其他以患者为中心的结果都没有明显改善。

stroke:≥85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的功能结果

与保守治疗相比,≥85岁的独立病前功能患者在接受EVT治疗时更多地获得良好的功能结果,死亡率也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