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t Care Med:液体复苏对提高重症脓毒症患儿预后有影响吗?

2017-06-20 MedSci MedSci原创

为评估液体复苏是否对重症脓毒症患儿预后是否改善,本研究采取前瞻性观察研究方法对数量较大的官方数据库进行研究。

为评估液体复苏是否对重症脓毒症患儿预后是否改善,本研究采取前瞻性观察研究方法对数量较大的官方数据库进行研究。研究对象为分别来自于43家儿童医院的PICU的已诊断为重症脓毒症的患儿。

我们研究了从2004年至2012年间收录在儿童健康信息系统库中的患儿数据。对在发病后首个24小时和72小时内接受液体复苏治疗的重症脓毒症患儿和未接受液体复苏治疗的患儿进行比对,36908名符合标准的患儿被纳入分析。2398名患儿在第一个24小时内接受有针对性的液体复苏,1641名患儿在72小时内接受。在趋势匹配后发现,与未接受液体复苏患儿相比,72小时接受液体复苏组死亡率更低(12.5% vs 15.9%;p=0.007;odds ratio,0.76;95% Cl,0.62-0.93),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更低(16.0% vs 19.2%,p=8;odds ratio,0.82;95% Cl,0.68-0.98),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天数更少(3.0 vs 3.3;p<0.001)。

综上所述得出结论:在此回顾性分析实施中采用趋势匹配,和未使用液体复苏组的严重脓毒症患儿相比较,72小时内使用液体复苏的患儿生存率得以提高,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下降,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间缩短。

原始出处:

Emrath ET1, Fortenberry JD, Travers C,et al.Resuscitation With Balanced Fluids I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Survival in Pediatric Severe Sepsis. Crit Care Med. 2017 Jul;45(7):1177-1183. doi: 10.1097/CCM.0000000000002365.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瞿洪平:脓毒症液体复苏:宜“早”“足”“湿”

脓毒症患者需要液体复苏,但大量液体输入有液体蓄积的风险,进而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于是,面对脓毒症患者,是否补液?怎么补液?补多少?补什么?已成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医生需要慎重思量的问题。在前不久召开的第七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上,举办了两场辩论,分别就脓毒症是否需要液体复苏,以及复苏时是否用胶体进行了讨论。在脓毒症早期,足量的液体复苏可改善患者预后,减少之后的液体需求及进一步脏器损伤,而并不显著

Lancet Respir Med:使用羟乙基淀粉进行液体复苏,不划算

对危重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时,羟乙基淀粉 vs 晶体液的解决方案,并不能改善以病人为中心的短期结局;那么其对长期健康经济结果又有什么影响呢? 我们对来自CHEST队列的参与者进行了预先设定的成本效益分析,这些参与者随机分为6%羟乙基淀粉+分子量约为130 kD,或摩尔替换率为0·4或0·9%的氯化钠(生理盐水)进行液体复苏治疗。临床结果是6个月和24个月时的死亡和获得生命年;6个月时的健康相关生

Intensive Care Med: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模式与结局

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最初几小时液体复苏的最佳模式存在争议,积极或保守均有推荐。2017年5月,发表在《Intensive Care Med》的一项研究调查了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输液模式与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