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Biol Ther:通过抑制外泌体的释放酮替芬可增强癌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

2017-12-17 MedSci MedSci原创

癌细胞释放的外泌体有助于受体细胞的转移和生长并增加其对化学疗法的抗性。癌症研究中外泌体靶向治疗具有很好的前景。本研究旨在测试肥大细胞稳定剂酮替芬对癌细胞外泌体释放的影响,及其如何改变癌细胞对阿霉素的治疗反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外泌体定量试剂盒评估三种癌细胞系(MCF7,HeLa和BT549)的外泌体释放。通过荧光法监测外泌体内的阿霉素的释放,并通过磺酰罗丹明-B和集落形成实验测量细胞对阿霉素-酮

癌细胞释放的外泌体有助于受体细胞的转移和生长并增加其对化学疗法的抗性。癌症研究中外泌体靶向治疗具有很好的前景。本研究旨在测试肥大细胞稳定剂酮替芬对癌细胞外泌体释放的影响,及其如何改变癌细胞对阿霉素的治疗反应。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外泌体定量试剂盒评估三种癌细胞系(MCF7,HeLa和BT549)的外泌体释放。通过荧光法监测外泌体内的阿霉素的释放,并通过磺酰罗丹明-B和集落形成实验测量细胞对阿霉素-酮替芬的敏感性。

结果显示,三种细胞系释放出不同量的外泌体,其中BT549释放的量最高,其次是MCF7,然后是HeLa。酮替芬(10μmolL-1)以不同的效率(HeLa> MCF7> BT549)降低三种细胞系外泌体的释放。BT549中外泌体释放的阿霉素量最高,其次是MCF7细胞,最后是HeLa。酮替芬预处理使细胞(HeLa> MCF7> BT549)对多柔比星敏感的致敏因子分别为27,8和1.25。酮替芬增加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与其对外泌体释放的影响成正比。

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报道了酮替芬调节癌细胞外泌体的释放,并开启了外泌体靶向癌症治疗的新途径。酮替芬对癌细胞中阿霉素外泌体释放的不同作用提示在一些癌症中酮替芬或可增强阿霉素的抗肿瘤作用。

原始出处:

Khan FM, Saleh E, et al., Inhibition of exosome release by ketotifen enhances sensitivity of cancer cells to doxorubicin. Cancer Biol Ther. 2017 Dec 15:1-9. doi: 10.1080/15384047.2017.1394544.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18-08-09 sunylz
  2. 2017-12-19 131****1460

    学习了受益匪浅

    0

相关资讯

Cell Biol Int:BMSC-ExosMU通过增强骨形成和血管生成促进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修复

间充质干细胞(MSCs)来源的对受损或患病组织具有保护作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骨发育中起关键作用。然而,HIF-1α在含氧量正常的条件下易被生物降解。在HIF-1α编码序列(CDS)中使用携带三重点突变(氨基酸402,564和803)的腺病毒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突变HIF-1α可以在含氧量正常的条件下高效表达功能蛋白。迄今为止,还没有研究报道突变型HIF-1α修饰的

Mol Ther Nucleic Acids:外泌体介导的miR-124递送可促进缺血后的神经修复

研究已经证实卒中后神经发生的内在能力减弱,导致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不足。近期研究表明多种微小RNAs(miRNAs)参与了神经重建过程,因此,靶向miRNA的递送或可用于促进卒中后的神经再生。 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将外泌体蛋白溶酶体相关膜糖蛋白2b(Lamp2b)与狂犬病病毒糖蛋白(RVG)融合,然后修饰外泌体可有效地将miR-124递送至梗塞部位。载有miR-124的RVG-外泌体的全身性应用

Stem Cells Int:用外泌体修补“破碎”的心脏

干细胞移植治疗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修复损伤心脏组织并使其再生的辅助手段;然而,由于缺血心脏中移植细胞的存活不佳,一般仅能观察到心脏功能的适度改善。因此,对于可以帮助减轻心脏损伤的新疗法亟待出现。最近的研究已经证明干细胞释放的外泌体可以作为心脏修复的潜在的无细胞治疗剂。曾经一度被认为仅仅是一种细胞废物的外泌体或细胞外纳米粒子已被证明在包括短距离和长距离的细胞间通讯在内的生理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Diabetes:脂肪干细胞外泌体通过促进巨噬细胞M2极化和白色脂肪组织米色化缓解脂肪炎症

脂肪干细胞(ADSCs)在控制肥胖相关的炎症和代谢紊乱中发挥重要作用。已知来自ADSCs的外泌体某几种疾病中发挥保护作用,但是它们在肥胖和相关病理状况中的作用仍不清楚。

Clin Cancer Res:头颈部肿瘤患者血浆中PD-L1 +外泌体的临床意义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s)的微环境具有高度免疫抑制性。表达高水平PD-L1的HNSCC具有特别差的预后。从HNSCC患者的血浆中分离出携带PD-L1并抑制T细胞功能的外泌体。评估了PD-L1 +外泌体对免疫抑制和疾病活性的潜在贡献。

Mol Ther:对慢病毒感染性和外泌体分泌的影响

在此,研究者利用CD9过表达提高细胞外囊泡生产率。大多数人类细胞从它们的表面(微泡)或腔内内体衍生的膜(外泌体)分泌小囊泡。具体而言,四跨膜蛋白CD9的水平增加导致具有四种不同人类细胞系分泌的外泌体样特征的细胞外囊泡的数量显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