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160Commun:T细胞信号转导过程在免疫反应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2017-05-17 生物谷 生物谷

2017年5月17日/生物谷BIOON/---被称作T细胞的免疫细胞在身体抵抗感染和癌症的能力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几十年来,导致T细胞活化的分子信号转导过程的详细信息仍然是一个谜。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和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研究人员首次描述了T细胞受体识别一种抗原(如病毒蛋白)从而触发导致一种免疫反应的前几个步骤发生的机制。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5


2017年5月17日/生物谷BIOON/---被称作T细胞的免疫细胞在身体抵抗感染和癌症的能力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几十年来,导致T细胞活化的分子信号转导过程的详细信息仍然是一个谜。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和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研究人员首次描述了T细胞受体识别一种抗原(如病毒蛋白)从而触发导致一种免疫反应的前几个步骤发生的机制。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5月16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n allosteric site in the T-cell receptor Cβ domain plays a critical signalling role”。

这些新的发现提示着T细胞受体的分子结构变化从T细胞外表面上的抗原识别位点传播到这种细胞内部的信号转导位点上。这种活化信号随后促进一种复杂的“信号级联反应”在T细胞中产生,从而导致这种细胞作出一系列可能的反应。

论文共同通信作者、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化学与生物化学助理教授NikolaosSgourakis说,“这项研究首次描述了触发这种信号级联反应产生的机制。尽管迄今为止,我们仍然不能够完整地重建这种信号转导系统,但是我们第一次能够观察这种过程,而且我们拥有一种更加详细地研究它的技术。”

在这项研究中使用的这种关键技术是核磁共振(NMR)。Sgourakis和他的同事们分析了一种包括T细胞受体和一种结合到MHC分子上的HIV蛋白的分子复合体。他说,利用NMR研究这种大的分子复合体是这项研究的一大突破。

在病毒感染中,MHC分子将病毒蛋白(抗原)片段呈现到被感染细胞的表面上,这样T细胞就能够识别它们,触发一种免疫反应。由癌细胞表达的异常蛋白产生肿瘤抗原,这些肿瘤抗原也被MHC分子呈递到癌细胞表面上而能够被T细胞识别。

T细胞活化能够招募其他的免疫细胞,促进T细胞增殖和分化,并且直接杀死被感染的或癌变的细胞。这种免疫反应的准确性质依赖于T细胞识别的抗原和接收到的其他信号。

Sgourakis说,“不同的肽或抗原产生不同的结果。如今,我们能够研究这些差异,而且我们可能能够预测哪些肿瘤肽最为有效地触发T细胞活化。这种关于T细胞信号转导如何发挥作用的基本问题对癌症免疫疗法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基础研究,但是在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会产生重要的应用。”(生物谷 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创编译整理,欢迎个人转发,网站转载请注明来源“生物谷”,商业授权请联系我们 。更多资讯请下载 生物谷 app.

原始出处:

Kannan Natarajan, Andrew C. McShan, Jiansheng Jiang et al. An allosteric site in the T-cell receptor Cβ domain plays a critical signalling role. Nature Communications, Published online:16 May 2017, doi:10.1038/ncomms15260

作者:生物谷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4月25日世界防治疟疾日 盘点疟疾研究重大进展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五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诺氏疟原虫。一旦疟原虫通过蚊子叮咬进入人体,它们先在肝脏中增殖,随后侵入红细胞,在那里,它们导致所有的疟疾症状。疟疾能通过受感染的蚊虫叮咬传播,影响了世界上97个国家和地区。

Nature:免疫疗法与T细胞联手,找到癌细胞“老窝”,将其连根拔起

一项新的研究指出,免疫疗法结合T细胞为癌症患者带来希望,而且在治疗血癌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实际进展和成功,目前正在着手应对实体肿瘤,T细胞产生的信号分子干扰素γ在此疗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切断了肿瘤的供血来源。 免疫系统使人体对付病毒和疾病最英勇善战的团队,所以使用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怎么样呢?长久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利用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来达到对抗癌症的作用,它们是特殊的移动部队

Nature Medicine: 发现一型胰岛素突变引起1型糖尿病病

这项研究发现了临床中存在的一种新的来自非正常翻译而产生的突变型胰岛素蛋白,并且揭示其足以能够作为自身T细胞的抗原,从而介导杀死胰岛的β细胞,引起1型糖尿病。这一新抗原的发现,作为未来开发中和抗体,为抑制T细胞免疫的反生,提供了理论基础。未来可以因此,筛选含有这一基因突变的1型糖尿病病人,而对此采取个性化疗法。

Science Immunology:血小板通过GARP-TGF β轴破坏T细胞对癌症的免疫作用

南卡罗莱纳医科大学(MUSC)的科学家在2017年5月5日的《科学免疫学》杂志上报道,血小板有助于通过抑制T细胞来掩盖癌症。在广泛的临床前测试中,当添加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时,有希望的T细胞疗法更成功地提高了对黑色素瘤的免疫力。文章第一作者,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主席李自海医学博士,他也是MUSC Hollings癌症中心的癌症免疫学研究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同时也是莎莉·阿布尼·罗斯智能化干细胞

Nat Nanotechnol:开发出新的抗癌纳米颗粒,有望长期阻止癌症复发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梅约诊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旨在让乳腺瘤萎缩同时阻止其复发的抗癌纳米颗粒。接受这种纳米颗粒注射的小鼠的肿瘤大小下降了70~80%。最令人关注的是,接受这种纳米颗粒治疗的小鼠抵抗未来的肿瘤复发,即便在治疗一个月后接触到癌细胞,也是如此。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5月1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Nanotechn

Science:T细胞如何感知、应对危险?

作为免疫系统中的主力军,T细胞如何发现危险,如何及时、有效地遏制住威胁?5月11日,《Science》期刊在线发表一篇文章揭示,T细胞表面包裹的类似于触角的微绒毛(microvilli)会持续运动,负责侦查危险或者感染的迹象,从而确保T细胞能够及时感应潜在的威胁,启动免疫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