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C: 英夫利昔单抗的清除加速与皮质类固醇难治性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失败有关

2018-06-02 MedSci MedSci原创

相当一部分患有皮质类固醇难治性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患者治疗会失败。本项研究旨在评估英夫利昔单抗[IFX]在皮质类固醇难治性急性UC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PK],并确定诱导IFX PK与短期和长期治疗结果之间的关联。

背景和目标
相当一部分患有皮质类固醇难治性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患者治疗会失败。本项研究旨在评估英夫利昔单抗[IFX]在皮质类固醇难治性急性UC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PK],并确定诱导IFX PK与短期和长期治疗结果之间的关联。

方法
研究人员分析来自51名UC患者[ n = 42]和克罗恩病[ n = 9]的患者的数据。对患有急性皮质类固醇难治性UC 的患者[ n = 36]中的一部分(Mayo评分中位数为11 [范围8-12])33例住院患者行50mg泼尼松龙当量IV /口服患者的中位皮质类固醇剂量)评估来自第一诱导剂量的PK与治疗结果之间的进一步相关性。收集36名UC患者的连续诱导药物水平,使用Ansr TM IFX测定法[Prometheus Inc.]测定IFX和抗infliximab [ATI]浓度。

结果
第14周的临床反应和第54周的皮质类固醇缓解率分别为78%[28/36]和53%[19/36]。估计有效的IFX半衰期[T 1/2 ]和清除率分别为8.42 [3.94-22.03]天和0.50 [0.19-1.41] L /天。

结论
加速的IFX清除发生在皮质类固醇难治性急性UC并且与治疗失败相关。这些数据支持使用加速IFX诱导方案治疗皮质类固醇难治性急性UC失败的传统给药方案。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CC:急性重症结肠炎早期使用英夫利西单抗应答预测生物标志物的探索:一项前瞻性研究

急性重度溃疡性结肠炎[ASUC]的治疗依赖于首次和/或进一步英夫利昔单抗[IFX]的早期干预。但是使用剂量仍无有效参考。

JCC: 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肠易激样症状在深度缓解患者和炎症活动期患者中一样常见

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已经证实肠易激综合征样症状的患病率会大大增加。是否是肠道持续的炎症增加了这种症状的发生率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诊断后20年内基于大样本人群的肠易激综合征样症状的患病率,并评估这些症状与进行性炎症之间可能的关联。

IBD:静脉注射环孢霉素诱导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与药物水平无关

IV类环孢素(ciclosporin)在治疗类固醇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中有效果。但在诱导治疗过程中获得最佳药物水平以达到应答和最小化并发症尚不清楚。

ALIMENT PHARM THERAP: 溃疡性结肠炎中的纤维化与粘膜炎症的严重性和慢性直接相关

该横断面研究旨在证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纤维化的存在,与解剖位置和程度及其与临床症状的潜在联系。

AP&T:美沙拉嗪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安全性分析

美沙拉嗪是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最常用的药物。患者对其副作用耐受良好,但是对于其临床剂量的使用目前存在分歧,本项研究想要确定高(> 2.4克/天)与低剂量(≤2.4克/天)之间是否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和不良药物事件的发生。

Journal of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治疗显着提高了其手术无生存率

据报道,类固醇难治性炎症性肠病中巨细胞病毒(CMV)结肠炎的发生率为15.8%至34.0%。感染患者可能住院时间更长,死亡率更高。目前的数据仅限于小规模研究,并显示抗病毒疗法的作用相互矛盾。本项研究的目的是(1)探讨抗病毒治疗对CMV感染的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作用。(2)调查病毒血症在这些患者结局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