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儿童后动脉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特征和神经影像学特征

2019-08-01 xing.T MedSci原创

由此可见,在该队列中,四分之一的后循环动脉缺血性卒中患者由局灶性脑动脉病引起。经常报告的非特异性临床症状,特别是与轻度神经系统发现相关时,可能会延误卒中的诊断。需要高度怀疑和提高认识,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关于后循环动脉缺血性卒中的儿科患者临床表现和神经影像学结果的文献很少。近日,心血管疾病领域权威杂志Strok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该研究旨在使用基于人群的瑞士儿童神经科卒中登记中心后循环动脉缺血性卒中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和神经影像学数据。

年龄为1个月至16岁之间的儿童在2000年至2016年期间发生单纯的后循环动脉缺血性卒中被纳入研究,研究人员使用描述性统计法总结了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卒中原因和神经影像学特征,并使用儿科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估卒中严重程度,以及使用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分析。

该研究共纳入了43名后循环动脉缺血性卒中的儿童(27名男孩[62.8%],中位年龄7.9岁,四分位数间距为5至11.7岁)。后循环动脉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为0.183/10万,占所有儿童动脉缺血性卒中的16%。大多数患者出现非特异性神经系统疾病,如头痛(58.1%)和恶心/呕吐(46.5%)。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共济失调(58.1%)和运动/感觉综合征(53.5%/51.2%)。单侧局灶性脑动脉病是最常见的原因(11名儿童,25.6%)。大多数梗塞位于小脑(46.5%)和丘脑(39.5%)。较短的诊断延迟时间与就诊时更严重的卒中症状相关(rho=-0.365,P=0.016)。

由此可见,在该队列中,四分之一的后循环动脉缺血性卒中患者由局灶性脑动脉病引起。经常报告的非特异性临床症状,特别是与轻度神经系统发现相关时,可能会延误卒中的诊断。需要高度怀疑和提高认识,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原始出处:

Mirjam Fink.et al.Posterior Arterial Ischemic Stroke in Childhood Clinical Features and Neuroimaging Characteristics.stroke.2019.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STROKEAHA.119.025154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ng.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IJLH:中国儿童血液分析的年龄和性别特异性参考区间

儿科实验室测试的参考区间需要根据年龄和性别的动态变化来解释。然而,对于健康的汉族儿童,以前很少尝试使用大样本来建立参考区间。因此,中国还没有儿童参考区间的国家级血液学标准。 研究人员采用直接法从河南省招募了2164名1 ~ 7岁的健康儿童。通过分析17种血液分析仪的静脉血样本数据,建立血液学参考区间。采用参数化方法(均值±2标准差)和非参数化方法(2.5 ~ 97.5百分位数)估计不同年龄和

Hypertension:幼时缺VitD,长大高血压!

维生素D缺乏与成人高血压有关。目前还不清楚维生素D在生命早期的状态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十年后的血压(BP)。近日,《高血压》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评估生命早期的维生素D水平对儿童时期的收缩压(SBP)的影响。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出生队列研究,2005年-2012年共招募了775名儿童,随访至受试者满18岁。持续低维生素D状态定义为出生时血浆25(OH)D <11ng/mL,儿童早期<25

上海全力推进医养结合 提升儿童健康服务

“一老一小”民生问题关乎家庭和谐幸福。记者23日获悉,上海在坚持医养结合,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的同时坚持资源协同,提升基层儿童健康服务能力。

腹泻、发烧、呕吐……超9成孩子都中过这种“毒” 能提前防!

一提到疫苗,大家往往会想到注射器,想到细长尖锐的针头,想到酒精那清凉的感觉,想到针头扎入皮肤的刺痛感。对于稍微懂事一点的孩子来说,只要一听“去打针”三个字,或许根本就不愿迈进接种室,甚至已经开始哇哇大哭……不过,如果是口服的疫苗,上面的担忧就小得多了——不就是张开嘴吃点东西嘛。目前,儿童常见的口服疫苗主要有三种:脊灰活疫苗、轮病疫苗和霍乱疫苗。我们知道,脊灰活疫苗可以用灭活疫苗或者含有灭活疫苗的五

BMJ:4-15岁儿童的脂肪含量预测模型研究

研究发现,通过身高、体重和人口统计学等常规信息,可准确预测4-15岁儿童的脂肪含量

儿童安全用药难题多:专用药紧缺、服成人药易出意外

据中国之声报道,日前,湖南5岁的贝贝因为爸爸把服用3/5片的医嘱看成了服用3-5片,过量服药后在家里昏睡了三天。送医后进行了血液透析才脱离危险。而3/5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半片,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虽不会粗心到把医嘱看错,但也很难准确给孩子掰出3/5片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