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肺癌早诊早治:相差1厘米治疗效果大不同

2017-12-25 张建新 新华网

“早诊早治是治愈肺癌最有效方法。”天津市肿瘤医院教授王长利表示,肺部肿瘤小于5厘米时,每增加1厘米,生存率会相应降低。

“早诊早治是治愈肺癌最有效方法。”天津市肿瘤医院教授王长利2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最新版肺癌分期标准显示,肺部肿瘤小于5厘米时,每增加1厘米,生存率会相应降低。

肺癌之所以难治愈,主要原因是先兆不明显,发现即是中晚期,治疗效果差强人意。“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误诊、漏诊,只有当肿瘤比较大,对周围组织的侵犯较多或出现远隔脏器转移时,才会有较为明显的症状。而肺癌所致的咳嗽、咳痰等症状又与一般呼吸道疾病症状相似,容易被忽视。”王长利教授表示。

如果能够早期发现,经过规范化治疗,1厘米以下的肺癌治愈率可达90%,2至3厘米的治愈率则为85%左右,每差别1厘米就会带来患者生存期的差别。

随着筛查工作的开展和人们防癌意识的提高,早期肺癌的发现率有了较大提升。以天津市肿瘤医院为例,15年前,患者有一半以上发现时已是中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20%。目前接诊的患者近60%是肺癌早期患者,他们中的大部分患者都是通过定期查体或肿瘤筛查发现的。

王长利教授提醒,X线胸片用于检查早期肺癌漏诊率较高,而低剂量螺旋CT清晰度高,射线剂量相对较小,可以发现位于解剖学死角或胸片检查中因组织结构重叠等原因造成的病灶遗漏,对直径小于1厘米的小肺癌,这种检查的检出率可达到80%以上,对早期肺癌的发现具有重大意义。

王长利教授建议,年龄40岁以上、长期吸烟、有肿瘤家族史、有职业暴露史等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肺癌筛查。对于健康人群,也应做到尽早戒烟控烟、拒绝被动吸烟,重视并积极治疗肺部慢性疾病,争取从病因上预防肺癌。

作者:张建新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1. 2017-12-29 虈亣靌

    学习一下谢谢分享

    0

  2. 2017-12-26 明月清辉

    谢谢分享.学习了

    0

  3. 2017-12-25 虈亣靌

    客观性.公正性.讲得很不错

    0

相关资讯

重复 Cell:肺癌患者的希望!两药联合应用可能会增加肺癌患者的免疫治疗反应

约翰霍普金斯Kimmel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和同事们已经确定了一种新型的药物联合疗法,可以使非小细胞肺癌更好地应对免疫治疗。这些所谓的表观遗传治疗药物一起使用,在人癌细胞系和小鼠中实现了强大的抗肿瘤应答。

病例分享:“峰回路转”的1例肺癌患者治疗

患者女性,46岁,主因“咳嗽伴右侧肋部疼痛2月余”于2013年1月14日就诊我科。

PLos One:使用顺铂 vs.卡铂治疗肺癌的血栓栓塞风险比较

肺癌患者中卡铂相关性TEEs的发生率高,顺铂和卡铂组间出现TEEs的风险没有显著差异。

Eur Radiol:胸部CT读片,有啥好办法提高检出以磨玻璃影为主肺癌的正确率呢?

本研究旨在评估CT时间剪影(TS)方法在检出以磨玻璃影为主肺癌(LC-pGGO)的价值,并将结果发表在Eur Radiol上。

Sci Rep:计算机辅助结节评估和风险收益(CANARY)可以促进对肺腺癌EGFR突变状态的非侵入性预测

结节和周围肺的定量CT分析可以非侵入性地预测EGFR突变在肺腺癌结节中的存在。

Front Immunol:肺癌微环境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李鹏和吴东海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Immunology上发表题为 “CD215+ Myeloid Cells Respond to Interleukin 15 Stimulation and Promote Tumor Progression”的研究成果,验证了白介素15(IL-15)对肺癌生长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