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ocr Rev:早产靶向性防治用药新思路

2018-03-11 袁蕙芸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近期内分泌领域顶级杂志《Endocrine Reviews》(IF:15.745)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上海市辅助生殖与优生重点实验室教授孙刚团队的综述论文《11β-HSD1 in human fetal membranes a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preterm birth》。该论文总结了孙刚团队二十余年的研究工

近期内分泌领域顶级杂志《Endocrine Reviews》(IF:15.745)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上海市辅助生殖与优生重点实验室教授孙刚团队的综述论文《11β-HSD1 in human fetal membranes a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preterm birth》。该论文总结了孙刚团队二十余年的研究工作,提出胎膜糖皮质激素再生酶作为早产治疗靶点的可能性。

我国早产发病率为7%,每年有100多万早产儿出生。早产不仅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而且存活下来的早产儿致残率高。由于人类分娩启动的正常机制尚未完全解析,因而目前尚缺乏防治早产的有效手段。

据孙刚教授介绍,胎膜是人类胎儿组织中再生糖皮质激素能力最强的组织,但其生理和临床意义并不清楚。孙刚教授自1997年发现糖皮质激素再生酶11β-HSD1在胎膜大量表达以来,便一直潜心诠释胎膜大量表达此酶的意义。他带领团队发现,胎膜11β-HSD1的表达存在随孕期不断增加的正反馈机制;由11β-HSD1再生的糖皮质激素除了通过诱导胎膜促分娩激素前列腺素的合成和促进胎盘子宫激活激素雌激素的合成参与分娩启动外,还通过诱导凋亡、降解胶原蛋白和抑制基质蛋白交联参与胎膜细胞外基质重构和胎膜破裂。这些研究成果诠释了妊娠期胎膜再生的糖皮质激素参与胎膜破裂和分娩启动的生理和临床意义,也为针对胎膜糖皮质激素再生环路开发具有靶向性防治早产的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原始出处:

作者:袁蕙芸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2018-03-11 神功盖世

    0

相关资讯

Am J Obstet Gynecol:阿司匹林在预防早产先兆子痫中的获益效应取决于依从性?

2017年12月,发表于《Am J Obstet Gynecol》上的一项研究,考察了依从性对阿司匹林预防早产先兆子痫的获益效果的影响。

JAMA Pediatr:中国30个省,324个地级市,1300342名孕产妇参与研究证实PM1超标可导致早产

研究认为,大气中PM1污染与中国各地的新生儿早产显著相关

JAHA:早产与产妇心血管疾病风险分析!

由此可见,早产与产妇未来心血管不良结局的增加有关,包括冠心病死亡增加2倍。这些发现支持了对早产妇女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

Am J Obstet Gynecol:糖皮质激素能否让早到的天使—超早早超产儿—不折翼?

本来是十月怀胎,可有些小家伙耐不住寂寞,在子宫里才呆了5个多月,就着急地奔向光明,让脆弱的生命经历惊险和波折,随时面临着早夭的风险。医生常使用产前糖皮质激素暴露来为这些脆弱的超早早产新生儿保驾护航,但其是否真能让“早到的天使”不折翼,仍有争议?

Ann Rheum Dis:孕前或孕期使用生物制剂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出现早产和小于胎龄儿的风险

这些基于人群的数据表明,孕前和孕期使用生物制剂并不会增加早产或SGA分娩的风险。

JAMA Pediatr:影响早产儿认知能力的围产期因素

研究发现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以及激素的早产新生儿其儿童期认知能力显著降低。早产对认知的负面影响在近20多年来一直都是产科及新生儿科的巨大难题,如何降低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率可能是改善这一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