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结直肠癌患者的肠道细菌分泌丁酸盐,促进肿瘤的形成

2021-09-30 haibei MedSci原创

最近,研究人员在两个独立的队列研究中发现,12种粪便细菌分类群在CRC患者中富集。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饮食的变化和寿命的延长,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在急剧上升,CRC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排名第二的最常见的癌症。因此,人们迫切需要针对CRC的有效措施,以帮助CRC的早期检测和预防

在健康的成年人中,结肠含有最密集的代谢活跃的微生物群落。人们越来越清楚的是,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变化与各种疾病有关,包括癌症。例如,在ApcMin/+小鼠中引入核酸镰刀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或脆弱细菌(Bacteroides fragilis)会加速肠道肿瘤的发生。此外,据报道,pks+大肠杆菌、厌氧链球菌、梭状芽孢杆菌和脆弱细菌分别通过产生colibactin,激活PI3K-AKT途径、产生次级胆汁酸和脆弱细菌毒素来促进结肠肿瘤的形成。因此,利用肠道微生物群进行CRC筛查和/或CRC预防正引起人们的热切关注。

然而,由于居住区域、医疗和技术方案会强烈影响人类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因此目前很难整合和比较不同的已发表数据。更重要的是,尽管许多研究报道了某些肠道细菌的丰度在CRC患者中增加或减少,但除了上述的细菌种类外,人们并不清楚这些肠道细菌中哪些实际上参与了CRC的发展。

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结直肠癌的发生机制,并开发更有效的CRC筛查方法,我们有必要明确在结直肠癌患者体内增加或减少的肠道细菌中,哪些细菌实际上参与了CRC的发展,以及它们如何发挥这些作用。为此,我们需要一些可靠的指标,以检测潜在的致癌刺激物。

结直肠癌患者体内富集的肠道微生物种类

最近,研究人员在两个独立的队列研究中发现,12种粪便细菌分类群在CRC患者中富集。其中,2种卟啉菌能够通过分泌细菌代谢物丁酸盐诱导细胞衰老,这是一种致癌的应激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在CRC组织中观察到这些细菌的入侵,与丁酸盐水平的升高和衰老相关的炎症表征相吻合。此外,尽管向ApcΔ14/+小鼠施用这些细菌会加速结直肠肿瘤的发生,但当细菌的丁酸盐合成基因被破坏时,情况并非如此。

因此,这些结果综合表明,卟啉单胞菌的过度生长和结直肠肿瘤的发生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可能是由于丁酸盐诱导的衰老所致的。

 

原始出处:

Shintaro Okumura et al. Gut bacteria identified i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promote tumourigenesis via butyrate secre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 

 

作者:haibe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22-09-17 小小医者

    #结直肠癌#患者的肠道细菌分泌#丁酸盐#,促进#肿瘤#的形成,这是一个反例,与一般认知的#肠道微生物#不一样,未来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一般认为丁酸盐是有益的

    0

相关资讯

Neurology: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结直肠癌生存率

在结直肠癌诊断后的早期,MS患者的总体和癌症特异性生存率较低。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这些糟糕的结局。

BMC MICROBIOL:预防结直肠癌,要从娃娃抓起!致结直肠癌相关大肠杆菌可经母婴传播

能产生致CRC毒素的clb +大肠杆菌或早在新生儿早期阶段就通过母婴密切接触从母亲传播到新生儿,因此如果能减少大肠杆菌从成人传播到婴儿,或许就能降低CRC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近3万中国人30年随访数据:首次!通过补充微量营养素预防结直肠癌,能行不?

结肠直肠癌(CRC)是全球男性中第三大常见癌症,也是女性中第二常见癌症。

CELL HOST MICROBE:参与早期结直肠癌的微生物组有哪些?

最近研究人员作出假设,与TAP、SSP和完全无息肉(PF)粘膜活检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群可能在组成和功能上有所不同,并且粘膜微生物群在结肠息肉的发展中起作用。

Nat Commun:miRNA评分系统预测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结直肠癌(CRC)作为全球第三大常见的癌症和第二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在2018年约有185万例新诊断病例和880,000例死亡病例。

拓展阅读

庄严:基因突变特征分析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意义

本期「专家组稿」由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孔大陆教授担任执行主编,他将与庄严医生在第三期内容中分享《基因突变特征分析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意义》,为医者和患者提供更多参考。

53%肿瘤几乎完全消失!结直肠癌新辅助治疗进展 | ASCO 2024速递

2024年ASCO公布了NEOPRISM-CRC试验结果,表明帕博利珠单抗新辅助治疗早期MSI-H或dMMR结直肠癌有效性和安全性均很高。

孔大陆教授组稿|王捷夫:5-FU通过细胞核内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PHGDH)调控肿瘤细胞干性影响结直肠癌化疗耐药的机制研究

强调代谢酶的非酶学功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为5-FU临床联合治疗策略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进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临床指导意义!

阿司匹林再添新用!JAMA最新:仅低剂量服用,能使肝脏脂肪减少10.2%、糖尿病风险降15%!

JAMA: “百年神药”阿斯匹林或能在治疗脂肪肝的领域内发光发热。具体来说,与安慰剂相比,每天服用一次阿司匹林,每次81mg,只要坚持6个月的时间,就能显著降低肝脏中的脂肪含量,约减少了10.2%。

JAMA Network Open:年轻人群结直肠癌的常见临床表现、风险因素和诊断延迟时间

该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明确青年人结肠直肠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这些表现与疾病风险的关系,研究显示,约一半的青年人结肠直肠癌患者出现便血和腹痛,这提示医生需要识别这些症状。

Clin Cancer Res:许剑民/樊嘉/张玮/何川团队合作构建基于全基因组5hmc的结直肠癌及进展期腺瘤早筛模型

基于血液cfDNA进行全基因组5hmC水平检测,其检出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的灵敏度优于CEA等目前常用的各种标志物,而且由于其无创的特点,可以更加方便地加以推广。

2019 ESCEO专家共识:肠道菌群和骨关节炎管理

欧洲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临床经济学会(ESCEO,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Clinical and Economic Aspects of Osteoporosis and Osteoarthritis) · 2019-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