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Death Dis: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分泌的CCL5促进前列腺癌干细胞自我更新及转移

2020-04-21 QQY MedSci原创

前列腺癌是第二大最常被诊断出的恶性肿瘤,也是导致癌症死亡的第五大主要原因。在全球男性中,在新确诊的癌症患者中前列腺癌占比高达13.5%,占癌症相关死亡的6.7%。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数据,2018年

前列腺癌是第二大最常被诊断出的恶性肿瘤,也是导致癌症死亡的第五大主要原因。在全球男性中,在新确诊的癌症患者中前列腺癌占比高达13.5%,占癌症相关死亡的6.7%。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数据,2018年全球约有1,276,106例新的前列腺癌病例及358,989例前列腺癌死亡病例。

前列腺癌干细胞(PCSC)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前列腺癌治疗的主要障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是肿瘤微环境(TME)中最丰富的一类免疫细胞群。对PCSC和TAM之间相互作用及信号网络的系统性研究或可有助于寻找抑制PCSC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键性靶点。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证明了TAM分泌的CCL5可以显著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侵袭、EMT(上皮-间质转化)以及PCSC的自我更新能力。

 QPCR筛选实验发现STAT3是CCL5治疗后前列腺癌细胞中最重要的应答基因。RNA测序及机制研究进一步揭示,CCL5可以通过激活β-catenin/STAT3信号通路来促进PCSCs的自我更新及前列腺癌的转移。值得注意的是,敲低TAMs的CCL5不仅能够显著抑制前列腺癌移植瘤的生长及骨转移,而且还能够抑制PCSCs的自我更新及致瘤性。

临床研究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前列腺癌患者CCL5的高表达水平与高病理分级、不良预后、肿瘤转移及PCSCs活性显著相关。

综上,TAMs/CCL5可以通过激活β-catenin/STAT3信号通路来促进PCSCs自我更新及前列腺癌转移。该研究为开发以TAMs/ CCL5为潜在分子靶标来清除PCSCs及预防前列腺癌转移的新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原始出处:

作者:QQY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Biochem Pharmacol:PAK1抑制剂IPA-3能够减轻转移前列腺癌诱导的骨重建

转移前列腺癌(PCa)具有高度的致死性和低的5年生存率,主要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骨是人类PCa转移的主要位点,对骨转移PCa可靠治疗选择开发将对减少这些患者的死亡率产生重大影响。

Nat Commun:数学模型可预测前列腺癌适应性治疗结果

导言:前列腺癌是美国男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它也是与癌症相关的死亡的第二大最常见原因。尽管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有所改善,但许多晚期患者最终仍会产生耐药性。美国墨菲特癌症中心(Moffitt Cancer

数学模型可预测前列腺癌适应性治疗结果

前列腺癌是美国男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它也是与癌症相关的死亡的第二大最常见原因。尽管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有所改善,但许多晚期患者最终仍会产生耐药性。

Prostate Cancer P D:临床病理模型在高风险局部前列腺癌中的表现

在已经建立的临床病理风险组中,前列腺癌表现出了生物学和临床的遗传异质性。Decipher genomic classifier(GC)是一个已经验证过的方法,用于进一步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风险分层,但是

Oncogene:睾酮缺失损伤抗肿瘤中性粒细胞功能

在男性中,黑色素瘤的发生率在年龄超过50岁后迅速增加,并且黑色素瘤三分之二的死亡为男性。免疫系统在控制恶性肿瘤的生长和传播中具有关键的作用,但是是否年龄和性别依赖的免疫细胞功能的变化对上述作用有影响仍

Cell Death & Disease: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1A能够促进DNA修复因子表达和前列腺癌细胞的放疗抗性

DNA损伤响应(DDR)途径是抗癌治疗有应用前景的靶标。雄激素受体和成髓细胞瘤转录因子能够调控前列腺癌细胞中一组重叠的DDR基因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