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医管局局长于鲁明:未来要建20个左右学科协同中心

2017-10-23 宫晓倩 新华网

10月23日,为充分发挥市属医院协同创新的规模优势,北京市医院管理局正式在儿科、消化内科率先启动医学学科协同发展中心建设。

10月23日,为充分发挥市属医院协同创新的规模优势,北京市医院管理局正式在儿科、消化内科率先启动医学学科协同发展中心建设。北京市医管局局长于鲁明指出,要打破医院“围墙”,发挥优势学科引领作用,通过整合全系统资源,重构发展模式,建设以学科建设和医疗质量提升为主线、以横向联合为路径的学科协同发展体系。随着条件逐步成熟,未来协同中心总量要建设20个左右,通过主动担当作为,实现22家市属医院的整体提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打破医院“围墙”,建设学科协同发展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关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先后召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为健康中国、创新中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于鲁明表示,北京市医管局立足首都新的功能定位,提出聚焦三大主业:引导市属医院由临床为主向临床科研并重转型发展,医学临床与科研创新双促进;由市级基本医疗向主要承担急危重症、疑难病诊疗和专科医疗服务转型,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在临床与科研并重基础上与国家队一起承担好首都医学科技创新任务,创建高水平的国家级医学中心和医学科技创新中心。

于鲁明同时指出,目前,市属医院存在学科发展不平衡,高端人才规模不足,科研与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统筹力度不足、利用效率不高,市属医院协同创新的规模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临床和科研尚未形成有机融合等多种问题,为此,要打破医院“围墙”,整合全系统资源,重构发展模式,建设以学科建设和医疗质量提升为主线、以横向联合为路径的学科协同发展体系,发挥优势学科引领作用,带动各医院统筹发展、各专业稳步提升。

让“高原上有高峰”,建设一流医学科技创新中心

那么,下一步如何做好学科协同发展中心?

“协同中心是北京市属医院医学创新史上的一次重大战略部署。”于鲁明表示,协同不是为了“削峰填谷”,也不想“大树底下不长草”,而是为了加强、均衡、提升,为了“高原上有高峰”,让学科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为了让医院品牌始终在人民心中有口碑。

“此次率先在儿科、消化内科启动协同中心建设,是基于成熟度和可行性慎重考虑的,是经过局领导班子科学研究通过的。在试点过程中,需要大家结合医院自身定位和学科基础,边干边摸索,不断丰富实践,逐步建立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组织保障、资金保障,希望大家不断开创自己的特色模式和运行机制,为试点工作摸索出成功经验。”于鲁明说,一旦条件成熟,将会逐步推开,未来协同中心总量要建设20个左右,通过主动担当作为实现22家市属医院的整体提升。在中心运行过程中,既要做好现有平台的共建共享,也会不断注入新的资源和动力,市医管局将统筹全局资源,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设备配置、国际合作与交流、人才培养与引进、财政性资金投入、绩效考核和以奖代补等方面对试点中心进行政策倾斜。

“协同中心建设正是以创新为引领,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的重要实践。”于鲁明表示,未来要把协同中心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医学科技创新中心,为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为“两个一百年”的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宫晓倩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21-11-20 湘雅科教

    已阅,受益匪浅。

    0

  2. 2017-12-15 1771ae4158m

    学习一下很不错

    0

  3. 2017-10-24 swfzhanggui

    非常好.希望经验能分享

    0

  4. 2017-10-23 131****2916

    不错的文章值得推荐

    0

相关资讯

院长札记:不会烧菜怎么教人烧菜?

近日,有几个朋友跟我聊起现在国内的医院管理培训,真是名目繁多、琳琅满目!有许多号称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培训班,还有医院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的培训班,都是请一些根本就没有在医院管理实战中,做过精细化管理或者是研究过医院平衡计分卡战略运用的所谓专家名师授课,让人啼笑皆非、瞠目结舌。最为典型的是我们邻近的一个省医院管理培训班,邀请了一名号称信息化的大师讲医院精细化管理。表面上看,似乎讲的头头是道,好像非常精通

郭俊:医院管理创新在于懂得运营哲学卖点

医院管理需求用户通过专业医管公司的组织、策划,以少数案例作为代表进行传播,最后让医管需求群体更多用户受益,这个受益就是把学科业务团队文化与业务价值链流程整合起来,关注在学科业务的每个产品细节、每个业务模式的每个环节是不是精细。

曹杰:“激情”院长的霸气突围

上有国家卫计委属(管)医院,下有地市县级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如何脱颖而出?曹杰带领“夹心”医院霸气突围的经验值得借鉴。

谢汝石:面对医生多点执业 院长该帮还是该拦?

医生的“自由执业”几乎已经势如破竹,是“帮”还是“拦”?

新增3个组 第二届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启幕

第二届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火热启动,学组扩增、规则升级……强势推动更多医院管理卓越案例沉淀和扩散。

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拦路虎”在哪?

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拦路虎”在哪?窃以为,时下有两只“老虎”形成“双虎把门”之态势,必须将其“扳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