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无转移生存可以作为前列腺癌新药审批的主要终点(SPARTAN研究)

2018-07-02 NEJM医学前沿 NEJM医学前沿

2018年6月28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药物评价及研究中心的Beaver等发表了一篇文章,介绍了FDA对于前列腺癌临床研究终点设计的特殊考量[1]。 今年较早时候,FDA批准了一种雄激素受体抑制剂阿帕鲁胺(apalutamide)用于治疗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患者。此次批准的基础是SPARTAN研究,这是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

2018年6月28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药物评价及研究中心的Beaver等发表了一篇文章,介绍了FDA对于前列腺癌临床研究终点设计的特殊考量[1]。

今年较早时候,FDA批准了一种雄激素受体抑制剂阿帕鲁胺(apalutamide)用于治疗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患者(详细见:NEJM:阿帕鲁胺可降低前列腺癌患者的疾病转移风险)。此次批准的基础是SPARTAN研究,这是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共纳入1207例患者,结果显示治疗显著改善了无转移生存(定义为从随机化开始至影像学检出远处转移病变或死亡)[2]。这是首个获批准用于非转移性CRPC的药物,也是首次采用无转移生存作为主要终点来支持药物批准。

什么是非转移性CRPC?其定义为尽管睾酮已达去势水平,在无远处转移病变影像学证据的情况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的疾病状态。在美国普遍进行PSA筛查,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在无症状局部病变阶段就得到最初诊断。在检出PSA升高到出现转移或死亡,可以有多年的时间跨度。生存期如此之长,再加上现有的多种后续治疗方法可能会给结果带来混杂因素,采用总生存作为终点就显得不实用了,也激发研究人员在研究设计中采用更早的疗效终点。

FDA觉察到对于治疗非转移性CRPC的兴趣日益增长,为此在2011年召开了一次肿瘤药物咨询委员会会议,专门讨论可用于支持药物批准的临床研究终点以及研究设计。委员会成员们意识到,从非转移性CRPC过渡到可检出的转移性病变是一件具有临床重要意义的事件,可能与疼痛、疾病状态等相关,并且会带来进一步治疗的需求。他们的建议是,尽管无转移生存是一个合理的终点,但若要以此确保一种药物有临床获益,则需要有显著的改善幅度以及有利的获益风险评价结果。

2012年后,多家制药企业设计了采用无转移生存作为首要终点、总生存作为共同首要终点或次要终点的临床试验,以观察对非转移性CRPC的系统疗效。除了上述的SPARTAN研究,还有PROSPER研究评价了雄激素受体抑制剂恩扎鲁胺(enzalutamide)在非转移性CRPC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后者结果也发表在6月28日出版的NEJM上 [3]。

SPARTAN研究结果很好地回应了FDA委员会对于研究终点的要求。研究结果显示,阿帕鲁胺治疗使估计中位无转移生存期由16.2个月显著延长到40.5个月。而且,至转移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期(定义为随机化至局部、远处转移或死亡时间)也得到延长。当时总生存结果还未达到,但阿帕鲁胺治疗对此并无不利影响。该药耐受良好,尽管治疗时间长于安慰剂,两者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FDA据此得出结论,该药对非转移性CRPC安全有效,并予以批准。

PROSPER研究是类似于SPARTAN的3期临床研究,结果也相近。该研究中,与安慰剂加雄激素剥夺治疗相比,恩扎鲁胺加雄激素剥夺治疗使转移或死亡风险降低了71%,转移出现时间延缓了22个月(见下图)。在今年3月,FDA对恩扎鲁胺治疗非转移性CRPC的补充新药申请给予了优先审批。另一项3期临床试验ARAMIS也采用了类似设计,旨在评价雄激素受体抑制剂darolutamide对无转移生存的影响,目前正在进行中(ClinicalTrials.gov号,

NCT02200614)。

但是,在非转移性CRPC临床研究中采用无转移生存也会带来一些挑战。终点的评估通过医学影像学检查进行,若检查敏感性增加,将会使检出转移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升高,很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解读,甚至会使参与者的基线特征随时间发生改变。此外,按照无转移生存的定义,转移事件中不包括局部进展。由于并非所有研究都将局部进展排除,所以必须谨慎考察这种进展对总体结果的影响。目前,人们正在努力使非转移性CRPC的研究设计要素如纳入标准、终点定义等标准化,FDA也会在这方面继续和药物研发团体协作。

FDA对阿帕鲁胺的批准具有深远的影响。将来,对非转移性CRPC开展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的难度会大增,而一个活性药物对照和叠加研究设计的时代将开启。以阿帕鲁胺为对照的头对头比较研究很可能显示某药的获益幅度较小,但有明显证据表明该药带来的无转移生存结果更佳,在安全性类似于阿帕鲁胺的前提下,依然可以满足委员会的批准要求。而对于毒性较强的药物,则需要显示其大幅改善无转移生存。对于叠加研究设计,一种新药与阿帕鲁胺联合应用时,获益幅度需要胜过增加的药物毒性。

以往批准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都是基于生存获益。将来采用总生存作为首要终点会越来越难,由于有多种药物可以序贯用于晚期病变,使得研究必须规模更大、耗时更长,有可能会使结果解读变得混乱。另外,共存条件会影响生存,非癌症相关死亡的存在使单独分析药物疗效成为难题。

对于转移性病变已常规采用影像学无进展生存作为终点,但目前在非转移性CRPC研究中尚无更早的终点。现在FDA已经认识到,使病变转移出现得更晚也是一种客观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相关性。将来若基于无转移生存批准药物,只能是由于该药物显示出对病变过渡到转移有重大影响,并且长期用药的安全性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在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根据其2017年发布的《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制定的《临床急需药品有条件批准上市的技术指南》提出,对于临床急需药品,应用替代终点指标或中间临床终点指标的临床研究结果可以预测该产品很可能具有疗效和临床获益的,应有条件批准上市。我们应该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将来,阿帕鲁胺等药品也可以服务于中国的非转移性CRPC患者。

参考文献

[1] Beaver JA, Kluetz PG, Pazdur R. Metastasis-free survival-A new end point in prostate cancer trials. N Engl J Med. 2018;378:2458-60.

[2] Smith MR, Saad F, Chowdhury S, et al. Apalutamide treatment and metastasis-free survival in prostate cancer. N Engl J Med 2018;378:1408-18.

[3] Hussain M, Fizazi K, Saad F, et al. Enzalutamide in men with non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N Engl J Med 2018;378:2465-74.

作者:NEJM医学前沿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Sophiris Bio披露了前列腺癌II期研究中的死亡事件

近日,Sophiris Bio透露,在正在进行的实验性前列腺癌药物topsalysin IIb期临床试验中的一例患者死亡事件,该患者在第二次给药后当天死亡。该公司表示,目前正在调查原因,并且作为预防措施,没有其他患者将接受第二次给药。

Int J Biol Macromol:DCTPP1过表达诱导的自噬能够促进肿瘤恶化和预测前列腺癌不良临床治疗结果

尽管dCTP焦磷酸酶1(DCTPP1)已经被报道在各种癌症中与不良临床治疗结果相关,但是否他在前列腺癌(PCa)中具有重要作用仍旧不清楚。最近,有研究人员利用免疫组化试验展示了DCTPP1蛋白表达水平在PCa组织中比非癌组织中显著更高。更多的是,与低格林森得分患者相比,高格林森得分患者的DCTPP1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在PCa组织中均上调。癌症基因组数据库RNA-seq数据分析表明DCTPP1的

Nature:癌症免疫疗法新发现:阻断一种蛋白,让肿瘤明显缩小

免疫疗法在许多癌症类型中显示出很大的希望,但迄今为止,它们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仅限于一小部分男性。这项新研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来修改免疫系统以对抗前列腺癌。

Oncogene:MacroH2A1.2能够抑制前列腺癌诱导的破骨细胞的形成

破骨细胞是多核的具有骨再吸收活性的细胞,并且分化自造血干细胞。前列腺癌细胞能够频繁的扩展到骨组织并且分泌可溶性的信号分子来刺激破骨细胞的分化和骨质吸收。然而,前列腺癌细胞分泌的破骨细胞形成的可溶性因子的表达过程及机制仍旧不清楚。MacroH2A1.2(mH2A)是一个组蛋白变体,在特定的基因组位点能够替代H2A,并且能够建立具有功能性差异的染色质区域。最近,有研究人员报道了 mH2A1.2,一种m

JAMA:男性前列腺癌筛查也有危害?看推荐更新怎么说

发表在《JAMA》的一项由美国学者进行的评价,对2012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关于基于特定前列腺抗原(PSA)筛查前列腺癌的推荐进行了更新。

Cancer Causes Control:进行局部前列腺癌雄激素阻断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并发症风险研究

雄激素阻断治疗(ADT)在局部前列腺癌治疗中使用逐渐增加,且与随后的长期副作用结果相关,包括糖尿病。虽然之前的研究表明了ADT能够在糖尿病患者中对血糖控制起不良作用,但它与糖尿病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还没有调查过。最近,有研究人员调查了ADT治疗与前列腺癌患者糖尿病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是一个回顾性的群体研究,并且在新诊断为局部前列腺癌患者中进行,时间为1995年到2008年之间。研究群体为经历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