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EASD 2012年糖尿病指南解读和下载

2012-04-25 medsci MedSci原创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iabetes)发表有关2型糖尿病治疗的最新立场声明,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      新指南的主要建议:   ? 必须根据患者具体特点制定个体化的血糖目标和降血糖治疗方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iabetes)发表有关2型糖尿病治疗的最新立场声明,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
 

   新指南的主要建议:

  ♦ 必须根据患者具体特点制定个体化的血糖目标和降血糖治疗方案;

  ♦ 所有2型糖尿病治疗方案的主体仍然是饮食、运动和患者教育;

  ♦ 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二甲双胍是首选的一线降糖治疗药物;

  ♦ 关于二甲双胍外的降糖药物应用,目前数据有限。合理的做法是在二甲双胍基础上额外增加1到2种口服药物或注射药物进行联合治疗,以尽可能减少副反应;

  ♦ 为了控制血糖,很多患者最终需要接受胰岛素单一治疗或联合其他降糖药治疗;

  ♦ 患者应尽可能参与到所有的治疗决策中来,制定决策时以自己的喜好、需求和利益为重点;

  ♦ 降糖的主要目标之一应是全面降低心血管风险。

  该声明的编写小组组长——耶鲁大学糖尿病中心主任Silvio E. Inzucchi博士指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除了应重视血糖控制之外,还应重视对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管理,如降压和调脂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和戒烟治疗等。

  Inzucchi博士指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是对患者喜好、需求和价值的尊重和回应,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因为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采取何种生活方式最终仍由患者自己决定。另外,让患者参与治疗决策也有助于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

  新指南的其他建议包括:

  ♦ 血糖控制——血红蛋白A1c的控制目标仍为低于7%,与既往无异。然而,根据个体患者考虑因素可适当调整目标,包括:患者态度和预期治疗力度、低血糖相关风险、其他不良事件、病程、预期寿命、重要合并症、血管并发症、资源和支持系统。

  ♦ 生活方式干预——旨在增加活动量及优化食物摄入的生活方式干预是任何2型糖尿病治疗方案的基础。建议对所有患者提供标准化的一对一或集体式普通糖尿病教育。

  ♦ 药物选择——与既往指南一样,该声明也认为二甲双胍是最佳的一线药物,除非存在禁忌证。另外,加用1~2种口服或注射药物也较为合理,不过需尽可能减少副作用。为了维持血糖控制,许多患者需要接受单纯胰岛素治疗或在胰岛素治疗基础上加用其他药物。

  该声明建议考虑在二甲双胍基础上加用其他主要类别的降糖药物(磺脲类、噻唑烷二酮类、DPP-4抑制剂、GLP-1受体拮抗剂和胰岛素),以及过渡至单独使用胰岛素和各种基于胰岛素的方案。

  ♦ 患者考量——需考虑的患者因素包括年龄、体重、性别/种族/遗传差异、合并症和低血糖。近期研究发现低血糖的危害比既往认为的要大得多,因此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应给予更为密切的关注。

  该声明最后呼吁进行更高质量的降糖药疗效对比研究,并加强对生活质量议题、避免并发症和血糖控制的重视。另外,还需获取有关药物基因组学的临床数据,以明确表型和患者/疾病特异性特征是如何影响药物选择的。由于对所有药物组合进行头对头比较需要非常大的样本量,不太可行,因此在治疗上有赖于临床医生的经验判断。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胃旁路术与胆胰转流术均能较好控制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

  日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狄建忠、韩晓东、张宏玮等人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比较胃旁路术(GBP)与胆胰转流术(BPD)对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大鼠的治疗效果,探讨其机制。研究指出,GBP和BPD均能较好地控制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其机制可能与瘦素的降低及IGF-1的升高有关。GBP在手术时间、死亡率及增加血IGF-1水平等方面优于BPD。该文发表在2011年第11卷第5期《中华胰腺

白米饭之“祸”?

图  糙米的结构和作用   最近,美国一项研究显示,食用较多的白米与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显著增加相关,这在亚洲人群(中国人和日本人)中尤其明显;在亚洲人中,与食用白米最少的人群相比,食用量最高人群发生2型糖尿病的汇总相对危险度(RR)为1.55;而在西方人中,相应的RR为1.12(P=0.038);在全部人群中,若每天多食用1份白米(等同于158 g米饭),则发生2型糖尿病的R

Kidney Int: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磺脲类药物致肾损伤的风险高于二甲双胍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与使用二甲双胍相比,口服磺脲类药物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终末期肾脏病(ESRD)和死亡的风险增加。论文发表于4月期《国际肾脏病杂志》[Kidney Int 2012,81(7):698]。    

翁建平:强化胰岛素方案 改变全球糖尿病治疗策略

作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教授 翁建平    由中山大学三家附属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10家单位携手,历时20余年完成的“2型糖尿病新治疗方案研究与临床应用”日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最大的亮点在于,应用胰岛素短期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新策略被《柳叶刀》杂志刊载,直接影响了欧洲国家以及美国和中国糖尿病指南的更新,用本土化的成果改变了全球

多食蔬果可降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

  英国学者研究发现,饮食结构包括大量蔬菜和多种类蔬菜水果摄入可降低2型糖尿病(T2DM)发病风险。论文4月3日在线发表于《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杂志。   该研究纳入3704例参与者(包括653例T2D患者)。结果显示,与蔬果摄入最少者相比,大量蔬菜和水果摄入者可降低T2D风险;大量蔬菜摄入与T2D风险降低独立相关;摄入蔬菜的种类、水果的种类及蔬菜和水果合计

糖尿病高血压是老年动脉僵硬度增高的影响因素

  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老年内科刘喆、王海宁、王峥嵘等人共同发表论文,旨在评价老年高血压和(或)糖尿病患者动脉僵硬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指出,糖尿病、高血压是老年人动脉僵硬度增高的影响因素,而高血糖对老年人动脉僵硬度的影响可能起了更重要的作用。血糖、平均动脉压、脉压、超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是影响动脉僵硬度的独立危险因素。该文发表在2012年第31卷第1期《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