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state:棕榈酸酯和胰岛素对PNT1A和PC3前列腺细胞的细胞迁移和在增殖刺激性影响研究

2018-04-21 AlexYang MedSci原创

之前的研究表明了肥胖和前列腺癌之间具有潜在的相关性。二甲双胍是一种抗糖尿病药物,并且还具有抗细胞增殖作用,且用于癌症治疗。然而,在强力的增殖刺激条件下,比如肥胖,二甲双胍的作用并不确定。因此,最近有研究人员分析了饱和脂肪酸和/或胰岛素在高密度或者有或没有二甲双胍情况下对前列腺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研究发现,PNT1A和PC3细胞在棕榈酸酯(HF)处理下具有更强烈的增殖作用,然而胰岛素(HI)处理

之前的研究表明了肥胖和前列腺癌之间具有潜在的相关性。二甲双胍是一种抗糖尿病药物,并且还具有抗细胞增殖作用,且用于癌症治疗。然而,在强力的增殖刺激条件下,比如肥胖,二甲双胍的作用并不确定。因此,最近有研究人员分析了饱和脂肪酸和/或胰岛素在高密度或者有或没有二甲双胍情况下对前列腺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研究发现,PNT1A和PC3细胞在棕榈酸酯(HF)处理下具有更强烈的增殖作用,然而胰岛素(HI)处理仅能够刺激PNT1A。二甲双胍能够抑制HF引起的两种细胞系的增殖作用,但是它并没有阻断在PNT1A中由HI引起的增殖作用。在所用的处理中,PNT1A的细胞迁移能力增加,然而只有HF能够对PC3产生影响;二甲双胍能够抑制有肥胖微环境刺激引起的迁移。另外,在PNT1A中的HF和HI处理以及在PC3中的HF处理能够增强波形蛋白的表达,从而导致更高的上皮-间质换换(反过来能够影响细胞的迁移)。二甲双胍在正常细胞和肿瘤下表中能够抑制波形蛋白的表达。尽管HF处理能够增加AMPK的活性,它同样能够增加ERK1/2的水平,上述过程与两种细胞系的高度细胞增殖相关。相反,HI在2个细胞系中能够减少AMPK活性,然而它能够在PNT1A中增加ERK1/2水平和在PC3细胞中减少ERK1/2水平。在2个细胞系中,HF处理后,二甲双胍能够维持AMPK的高活性和减少ERK1/2水平,在PNT1A中HI处理后也可发生上述过程,且能够有效的减少由这些处理引起的细胞增殖。

最后,研究人员指出,更高浓度的棕榈酸酯处理PC3细胞和棕榈酸酯和胰岛素处理PNT1A细胞能够促进细胞活性,从而促进癌症恶化。二甲双胍能够抑制大部分的促进作用,表明该药物在肥胖病人的癌症辅助治疗功效。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AlexYa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1)
#插入话题
  1. 2018-12-04 hb2008ye
  2. 2019-03-10 baoya
  3. 2018-04-29 329523732

    不错

    0

  4. 2018-04-24 大爰

    学习了谢谢分享!!

    0

  5. 2018-04-23 lsndxfj

相关资讯

PLoS One:下尿路感染案例-对照以及相关抗生素和发展为前列腺癌风险的研究

最近,有研究人员进行了旨在调查下尿路感染与相关抗生素和随后发展为前列腺癌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的研究。研究的数据来源于瑞典PCBaSe 3.0,研究人员进行的是相匹配的案例-对照研究(包括8762个案例和43806个对照)。研究发现,下尿路感染不影响前列腺癌风险。然而,与不具有下尿路感染的男性相比,具有下尿路感染或者在前列腺癌之前第一次使用抗生素6-12个月的均与前列腺癌风险的增加相关(分别为OR: 1

Cancers (Basel):中度和高风险前列腺癌原子射线治疗研究

原子射线治疗(PBT)作为局部前列腺癌(PCa)单一疗法,其在治疗中所起的具体作用仍旧不清楚。最近,有研究人员评估了这些局部前列腺癌(PCa)病人中,PBT单独治疗的效果和副作用。在2011年1月到2014年7月之间,共有218名患有中度到高风险PCa且拒绝雄激素阻断治疗(ADT)的病人被募集参与研究中,并且利用PBT进行治疗,且治疗方法遵从以下其中的一种:74 Gray(GyE)/37 frac

ACS Nano:前列腺癌特异性膜抗原靶标纳米金颗粒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治疗

前列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抑制,并且在美国癌症死亡中占据主要地位。诊断患有前列腺癌的男性经典的是要经历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但该治疗方法经常导致尿失禁和阳痿。在大多数并没有完全切除的患者中,前列腺癌经常出现复发情况。因此,发展一项能够更加精细切除病灶的外科手术方法仍旧是一个挑战。最近,有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种诊断治疗药物(AuNP-5kPEG-PSMA-1-Pc4),该药物基于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为靶标的纳米

Nat Genet:测序发现新前列腺癌基因和药物靶标

最近,来自英国的研究人员对112个原发性和转移性前列腺癌样本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

PLoS One:转移性去势难治性前列腺患者的卡巴他赛间接治疗比较

最近,有研究人员在卡巴他赛、阿比特龙和恩杂鲁胺3中药物中进行了间接的治疗比较,从而确定卡巴他赛相比于其他药物在治疗转移性去势难治性前列腺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这些患者曾经进行了基于多烯紫杉醇的治疗。研究共包括了13个试验,其中的3个试验被选择用于分析。研究发现,在贝叶斯分析中,与卡巴他赛相比,总生存率中值在阿比特龙(HR = 1.04; 95% CI = 0.83-1.28)或者恩杂鲁胺(H

Prostate:在非转移性去势难治性前列腺癌患者中,早期雄激素受体靶向药物治疗能够提高总生存

最近,有研究人员评估了雄激素靶向药物(ARAT)在非转移性去势难治性前列腺癌(nmCRPC)和mCPRC患者中的作用。在他们的回顾性研究中,包括了114名患有CRPC但在诊断时没有转移的患者,他们在最初进行的是化疗。所有的患者在2014年7月到2017年3月期间接受了ARAT治疗。研究人员根据ARAT诱导的转移性状态将患者分为nmCRPC组(n=81)和mCRPC组(n=33)。研究发现,基线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