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晚期Xp11.2染色体易位性肾癌贯序舒尼替尼、阿昔替尼治疗病例报道1例

2018-03-05 北京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科任主治医师 鄢谢桥教授 肿瘤资讯

细胞因子时代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的中位生存时间(mOS)为12月左右1。靶向治疗时代提高至30月左右2-8。而近年来批准的乐伐替尼联合依维莫司再次将该数据延长了10个月左右9。如何贯序、联合以及寻找预测因子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报道了1例晚期Xp11.2染色体易位性肾癌的多学科、贯序治疗。

细胞因子时代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的中位生存时间(mOS)为12月左右1。靶向治疗时代提高至30月左右2-8。而近年来批准的乐伐替尼联合依维莫司再次将该数据延长了10个月左右9。如何贯序、联合以及寻找预测因子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报道了1例晚期Xp11.2染色体易位性肾癌的多学科、贯序治疗。

本期剧情

患者刘某,女,38岁,主因“左肾癌术后1月余”于2015-4-8就诊。患者2015年1月出现腰痛,2015-3-18行PET-CT示左肾下极及左肾盂放射性摄取,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双肺多发结节。2015-3-25行左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病理示左肾中下极Xp11.2染色体易位性肾癌,大小7.5*5.5*5cm,癌组织侵及肾盂及肾被膜,淋巴结转移(2/4),PD-L1(-)。就诊于我院,查体:KPS 90分,双肺清,心律齐,腹软无压痛,腹部可见陈旧手术瘢痕,双下肢不肿。试验室检查:血红蛋白、血钙、乳酸脱氢酶正常,胸腹CT示双肺及胸膜多发小结节(图1)。诊断为左肾Xp11.2染色体易位性肾癌根治术后T2N1M1 IV期多发肺转移MSKCC评分1分,中危。2015-4-25开始索坦治疗(50mg Qd,2/1方案),最佳疗效PR(2015-12,病灶缩小55%,图2)。2016-6发现纵隔、腹盆腔淋巴结增大,肺部病灶同前(图3),继续原方案治疗。2016-9出现头痛,头颅MRI示右侧颞叶、额叶转移,颅外病灶稳定,停用索坦,2016-10-9行颞叶病灶切除术+额叶病灶伽马刀治疗,术后恢复索坦治疗。2016-11-30胸腹CT示纵隔及腹盆腔淋巴结增大,并出现双侧胸腔积液(图4)。2016-12-2行二线阿昔替尼5mg Bid治疗。2017-2头颅MRI示右额叶病灶缩小(图5),2017-3-30复查多发淋巴结缩小,胸水消失(图6)。治疗后有血压升高、腹泻及手足综合征,对症处理后好转,目前继续阿昔替尼治疗中。



图1,2015-4-15肺部多发结节,较大者11mm,未见纵隔、腹盆腔淋巴结肿大。



图2,2015-12-29肺部结节明显缩小,较大者7mm。



图3,2016-6-13肺部病灶同前,纵隔、腹主动脉左侧旁、下腔静脉后方、右侧髂血管旁淋巴结均有增大,分别为21 x 14mm,18x14mm,26x11mm,15 x 8mm。



图4,2016-11-30:纵隔、腹主动脉左侧旁、下腔静脉后方、右侧髂血管旁淋巴结均有增大,分别为32x17mm,18x16mm,31x13mm,28x24mm,并出现双侧胸腔积液。



图5,2016-11右侧额叶强化灶,大小为16mm(前图),2017-2病灶缩小至11mm(后图)。



图6,2017-3-30:纵隔、腹主动脉左侧旁、下腔静脉后方、右侧髂血管旁淋巴结均有缩小,分别为21x13mm,18x16mm,25x12mm,12 x8 mm,双侧胸腔积液消失。

案情推理

Q1: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这例晚期Xp11.2染色体易位性肾癌治疗非常成功,一种罕见的侵袭性非常高的晚期肾癌,经过手术、靶向和放疗多学科处理后生存期超过2年。对于这种四期转移性肾癌,无论是透明细胞癌还是非透明细胞癌,专家们对减瘤性肾切除术持什么态度,如何在靶向治疗时代去把握减瘤术的适应症?

Q2:在肾癌的一线和二线治疗,可供选择药物很多,如何排兵布阵很重要。目前对于序贯治疗模式(例如TKI序贯TKI或TKI序贯mTOR),您更倾向那一种,为什么?在新药不断被批准情况下,未来这种序贯治疗模式会呈现那些变化?

作者:北京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科任主治医师 鄢谢桥教授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8-10-18 一个字-牛

    学习了谢谢分享

    0

  2. 2018-08-20 一个字-牛

    学习了谢谢分享

    0

  3. 2018-03-17 wuqianhong99

    有很好的学习价值

    0

相关资讯

J Clin Oncol:新药彭溴利唑,治疗中晚期癌症,三期临床试验成功

在近期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检查点抑制剂彭溴利唑(pbrobrolizumab)应对中晚期食管癌耐受性好,而且,在默克赞助的IB-028期试验中,研究人员证实了Pd-L1阳性的晚期食管癌患者使用新药的良好预后结果。

Crit Care:危重症儿童早期和晚期启动肠外营养的成本效益分析!

由此可见,PN的延迟启动降低了危重症儿童住院的直接医疗费用,超出了停止PN的预期成本。通过延迟启动PN来避免新的感染大大地降低了成本。因此,PN的晚期启动优于PN的早期启动,主要通过其对新发感染的影响。

ASCO-GU 2018:肾癌辅助治疗与晚期肾癌治疗进展

当地时间2月8~10日,2018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泌尿肿瘤研讨会(ASCO GU)于美国旧金山召开。在ASCO GU最后一天的会议中,除了少许肾上腺肿瘤内容外,基本算是肾癌专场,而下午半天的内容是有关进展期肾细胞癌,也就是晚期肾癌的治疗,专场主席是大名鼎鼎的转移性肾癌亨氏评分的创立者Daniel Heng教授。

JAMA Oncology: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曙光!

I期研究PCD4989g(NCT01375842)是将阿特珠单抗(Atezolizumab)用于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和血液恶性肿瘤的治疗,2014年《Nature》杂志报道了整体的研究设计。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mUC)患者是这项研究中的一个扩展队列,先前的结果显示了对阿特珠单抗良好的耐受和活性。

Kidney Int:让晚期肾病患者糊涂不得 透析方式有玄机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传世名言,富含哲理。不过对于晚期肾病(ESRD)患者来说,“糊涂”真的不是好事。终末期肾病患者认知功能受损会降低他们对复杂医疗或饮食方案的依从性及完全参与到医疗决策中的能力。

JAMA Oncol:2018晚期NSCLC管理新模式

近年来,晚期NSCLC的治疗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引领了治疗模式的不断变革。近日,《JAMA Oncology》特邀耶鲁癌症中心的Roy S. Herbst教授撰文,总结晚期NSCLC新进展,并梳理“2018晚期NSCLC管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