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Allergy Clin Immunol:研究确定与银屑病患者COVID-19不良结局相关的因素

2021-05-03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银屑病患者的多病负担和系统性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能会增加COVID-19的不良预后风险。近日,研究人员描述了银屑病患者COVID-19的病程特点,并确定了与住院相关的因素,研究结果已发表于J Aller

银屑病患者的多病负担和系统性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能会增加COVID-19的不良预后风险。近日,研究人员描述了银屑病患者COVID-19的病程特点,并确定了与住院相关的因素,研究结果已发表于J Allergy Clin Immunol。

临床医生通过一个国际登记处,即COVID-19感染的结果、治疗和流行病学的银屑病患者登记处,报告确认/怀疑为COVID-19的银屑病患者。使用多重逻辑回归评估临床和/或人口统计学特征与住院之间的关联。

 

在来自25个国家的374名临床医生报告的患者中,71%正在接受生物制剂治疗,18%正在接受非生物制剂治疗,10%没有接受任何银屑病的系统治疗。总共有348名患者(93%)从COVID-19中完全康复,77人(21%)住院治疗,9人(2%)死亡。住院风险的增加与年龄较大(校正多变量后OR=1.59/10年;95%CI=1.19-2.13)、男性(OR=2.51;95%CI=1.23-5.12)、非白种人(OR=3.15;95%CI=1.24-8.03)以及合并慢性肺部疾病(OR=3.87;95%CI=1.52-9.83)有关。使用非生物系统疗法的患者比使用生物制剂的患者更常住院(OR = 2.84;95% CI = 1.31-6.18)。各类生物制剂之间没有发现明显差异。接受非生物系统治疗的人的社会隔离程度低于接受生物制剂的人(OR = 0.68;95% CI = 0.50-0.94)。

总之,该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个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国际病例系列中,与使用非生物系统疗法相比,使用生物制剂与COVID-19相关的住院风险较低;然而,考虑到潜在的选择偏差和未评估的混杂因素,有必要行进一步的调查。已有的风险因素(年龄大、男性、非白种人和有合并症)与较高的住院率有关。

 

原始出处:

 

Satveer K Mahil, 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dverse COVID-19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psoriasis-insights from a global registry-based study.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21 Jan;147(1):60-71. doi: 10.1016/j.jaci.2020.10.00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2021-05-05 膀胱癌
  2. 2021-05-04 1209e435m98(暂无昵称)

    学习了,谢谢分享

    0

相关资讯

Can J Cardiol:与环孢素或甲氨蝶呤治疗相比,抑制IL-17A可使血管和心肌功能得到更大的改善

白细胞介素(IL)-17A活性与银屑病有关。我们研究了IL-17A抑制对银屑病患者血管和左心室(LV)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已在线发表于。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银屑病能够增加突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风险

银屑病是一种著名的免疫介导的疾病。其自身免疫病理生理学与免疫介导的系统性血管假说中关于突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SNHL)的发病机制是一致的。

Lancet Rheumatol:TYK2抑制剂PF-06826647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酪氨酸激酶2(TYK2)信号阻滞已被证实对银屑病具有一定治疗潜能。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TYK2抑制剂PF-06826647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JAMA Dermatol:银屑病,是否会影响女性正常怀孕生育?

银屑病(牛皮癣)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性皮肤病,会影响女性怀孕生育吗?

Br J Dermatol:60万+人群队列研究揭示炎性皮肤病与慢性肾病风险的相关性

炎性皮肤病与慢性肾脏疾病(CKD)风险真的有关联吗

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治疗药物依奇珠单抗临床III期研究(RHBH)中国人群取得积极主要研究结果

拓咨®(依奇珠单抗)在中国患者中耐受性良好,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