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低温干预对严重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不显著

2018-12-10 zhangfan MedSci原创

研究认为,对于严重颅脑损伤患者,早期低温干预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效果不显著

严重颅脑损伤后,预防性低温诱导治疗被认为可保护神经并改善长期神经功能结果。近日研究人员比较了预防性低温诱导治疗与常规手段对患者预后的差异。

POLAR-RCT研究招募了511名严重脑外伤后急诊患者,其中266人接受低温干预,245人常规治疗。低温干预组在颅内压升高后,接受33-35℃的预防性低温治疗,持续72小时至7天。对照组的目标体温维持在37℃。研究的主要终点为6个月后格拉斯哥神经功能评估(考察得分范围在5-8分的患者比例)。

患者平均年龄34.5岁,男性占80.2%,466人完成评估。干预组在伤害发生后平均1.8小时接受低温干预,22.5小时后逐步升高体温。干预组6个月预后良好的比例为48.8%,对照组为49.1%,RR=0.99。低温干预组和对照组,肺炎发生率分别为55.0%和51.3%,颅内出血率分别为18.1%和15.4%。

研究认为,对于严重颅脑损伤患者,早期低温干预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效果不显著。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zhangf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18-12-10 内科新手

    谢谢梅斯提供这么好的信息,学到很多

    0

相关资讯

NEJM:颅内压监护创伤性脑损伤受质疑

  一项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上的研究表明,颅内压监测(严重脑外伤的标准护理)与基于影像和临床检查的诊断与治疗相比并无明显不同。Randall Chesnut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一名神经外科医生,在西雅图的港景医学中心工作,并且是这项研究的主要研究者。他说,在脑外伤的治疗领域中,这项研究具有变革意义,我们之前的治疗都是由颅内压的数值来指导的,而并不是按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来治疗。该研究是第一个有关脑

JAMA:促红素和成分输血并不改善急重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据7月2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严重颅脑损伤时,促红素(EPO)与安慰剂对比,对患者脑损伤恢复的影响。 这项随机对照试验,共招募200人(EPO组102人,安慰剂组98人),均属于闭合性颅损伤,损伤6小时内,住入神经病学急诊ICU的患者。这项研究从2006年5月份开始,持续到2012年8月结束。采用析因设计策略,比较EPO对能否改善患者6个月月后Glasg

Crit Care: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现ARDS的血浆标志物研究

背景:重型颅脑损伤(TBI)患者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的风险人群。TBI和ARDS的病理生理机制均与明显的炎症反应有关。 关于TBI患者,血浆炎性细胞因子和ARDS风险间的相关性研究,目前尚缺乏。基于此,研究者进行了本项研究,研究对象为重度TBI患者,旨在调查血浆炎性细胞因子和ARDS风险间的关系。 方法:

德国成人颅脑损伤治疗指南

该指南于2015年底由德国科学医学院发布,指南概述了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断和护理的相关内容,涉及颅脑损伤的症状和体征,事故现场急救措施,入院后急救管理,治疗和颅脑损伤后的长期管理。

常见的颅内肿瘤——可能与颅脑损伤有关!

源自神经上皮的肿瘤统称为脑胶质瘤,占颅脑肿瘤的40%~50%,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年发病率为3~8人/10万人口。肿瘤的发生可能与颅脑损伤及遗传因素和环境致癌因素有关。病史:患者为一45岁中年男性,患者7年前在工地上从3~4 m高度坠落造成脑外伤,当时昏迷在外院行头颅CT检查发现右侧额颞叶硬膜外血肿,考虑右侧颞骨、乳突骨折伴乳突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脑挫裂伤。随后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

美国第四版《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指南》解读

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在临床上属于前期救治的问题。早期康复或其他神经修复手段等理念已被提出, 但患者在重型神经创伤得不到良好救治的情况下,其神经修复与再生非常困难,神经结构损坏等后遗症会非常严重。针对重型颅脑损伤, 美国分别于1995 年、2000 年、2007 年发布了三个版本的《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指南》。时隔9 年,2016 年9 月在线发布第四版救治指南, 其意义非常重大。在过去十多年,New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