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ED:科学家发现新的神经胶质瘤治疗靶点

2017-03-10 wangzhe MedSci原创

弥漫性内皮神经胶质瘤(DIPG)是一种高度危险的儿科脑干肿瘤,其特征是快速和渐进性导致患者死亡。在超过80%的这类肿瘤中组蛋白H3的杂合位点发生突变,并导致赖氨酸 - 甲硫氨酸置换(H3K27M)。

弥漫性内皮神经胶质瘤(DIPG)是一种高度危险的儿科脑干肿瘤,其特征是快速和渐进性导致患者死亡。在超过80%的这类肿瘤中组蛋白H3的杂合位点发生突变,并导致赖氨酸 - 甲硫氨酸置换(H3K27M)。

这种组蛋白突变体的表达伴随着多梳抑制复合物(PRC2)介导的H3K27三甲基化(H3K27me3)水平的降低,这被认为是DIPG肿瘤发生的促进原因。尽管发现H3K27me3的水平降低,但我们仍然在H3K27M6,7阳性的DIPG细胞中检测到PRC2活性。 为了研究H3K27M和PRC2在DIPG发病机制中的功能作用,我们分析了H3K27M突变体DIPG细胞的表观基因组,发现H3K27M与H3K27乙酰化(H3K27ac)的增长相关。

根据以前的生化数据,大多数突变的H3K27M-K27ac核小体与活动转录基因位点的溴结构域蛋白位于同一空间位置上,而PRC2则并不处于这一位置;这表明H3K27M并不结合PRC2染色质。残余的PRC2通过抑制神经元分化和功能活性来维持DIPG增殖潜能。最后,为了检查阻断突变H3K27M-K27ac核小体在DIPG细胞中募集溴结构域蛋白这一方法的治疗潜力,我们在体内试验中用BET溴结构域抑制剂进行治疗,并证明它们有效抑制肿瘤进展,因此鉴定这类化合物为潜在治疗位点。

原始出处:
Piunti A, Hashizume R, Morgan M A, et al. Therapeutic targeting of polycomb and BET bromodomain proteins in diffuse intrinsic pontine gliomas[J]. Nature Medicine, 27 February 2017.doi:10.1038/nm.4296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wangzhe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PLoS One:药物筛选系统助力神经胶质瘤治疗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ON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诺丁汉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针对儿童神经胶质瘤的药物运输系统,研究人员旨在利用此药物系统来筛选出新型的抗癌药物。 新型的癌症药物往往是研究人员在实验室的培养基中对癌细胞实施攻击而筛选出来的,随后研究人员会对动物模型的正常细胞进行对照实验;利用三维培养的人类癌症组织和正常细胞会越来越接近于人类机体的真实状况,然而由于其

Neuro Oncol.:糖尿病、抗糖尿病药物的使用与神经胶质瘤风险的关联

背景:先前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和神经胶质瘤的风险之间存在逆关联,但潜在的机制,包括抗糖尿病药物的使用是未知的。方法:因此,我们采用临床实践研究数据链(CPRD)进行病例匹配对照分析。我们确定了1995年到2012年间诊断的神经胶质瘤病例,在临床实践研究数据链CPRD中,每个案例在年龄,性别,总有效时间,普通全科,年活跃历史上有10例对照病例。我们采用条件逻辑回归方程来估计优势比(ORs)与95%

Scientific Reports:神经胶质瘤新分级---Friedlein分级A / B

尽管现代放化疗仍然是很难可靠的预测恶性神经胶质瘤。神经胶质瘤手术切除仍是治疗的首选方法。神经外科医生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程序来分析放射成像扫描,可以相对准确的预测疾病的发展。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Friedlein分级A / B(FGA / B)分类系统——是以Katharina Friedlein医生命名的,对于既得肿瘤来说手术切除是否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Neurology:肥胖增加患脑瘤风险

大家都知道恶性脑瘤极难治愈,且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无法得知发病原因。既往,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NN)认为,大脑长期暴露于辐射下是“导致脑瘤出现的最稳定的风险因素”,某些罕见遗传疾病可能会增加患者患脑瘤的风险。但是对120多中不同类型的脑瘤进行研究后,研究人员发现,脑瘤的患病原因仍未可知。 这项研究由德国雷根斯堡大学的Gundula behren博士主持进行,他专注于两种类型的脑肿瘤:脑膜瘤和胶质瘤

Cancer Cell:IDH1突变有望成为神经胶质瘤治疗靶点

由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证实,一些可改变细胞代谢的实验性药物也能够在因相同基因发生改变而罹患癌症的小鼠体内阻止肿瘤生长,延长小鼠的生存期。 发表在12月14日《癌细胞》(Cancer Cell)杂志上的这项研究,将焦点放在了与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编码基因遗传密码改变有关联的脑肿瘤上。这样的改变或突变存在于三分之一的大脑神经胶质瘤,以及一些血癌、皮肤癌、软组织癌和软骨

同样的组织病理,为什么生存期大不相同?

《2016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首次针对CNS肿瘤在组织学分型基础上增加了分子分型来分类。从而建立了分子时代CNS肿瘤诊断的新概念,神经胶质瘤作为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子分型对其诊断治疗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提供的两例病例,分子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