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ogy:阵发性房颤持续多久才会形成血栓?卒中后检测到的房颤,是鸡还是蛋?

2017-11-12 杨中华 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房颤(AF)是心源性卒中的常见病因。持续ECG监测经常会检测到短程阵法性AF,以及持续<30秒的房性心动过速也就是所谓的室上性短串(supraventricular runs)。

房颤(AF)是心源性卒中的常见病因。持续ECG监测经常会检测到短程阵法性AF,以及持续<30秒的房性心动过速也就是所谓的室上性短串(supraventricular runs)。尽管当前AF指南要求阵法性AF的持续时间应该>=30秒,但是这个界值是基于专家意见而不是明确的证据,引起血栓形成的最短持续时间尚不清楚。有一些证据认为房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6分钟(经过体内埋藏式起搏器或复律器/除颤器检测)与更多的血栓事件有关,但是血栓栓塞事件与检测到的AF发作之间不存在时间关系(no temporal relationship)。截止到目前尚不清楚短程AF发作和室上性短串是否会引发血栓栓塞。关于卒中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最小持续时间作为开始抗凝的界值,卒中专家尚未取得一致性意见。

2017年来自德国的Mark Weber-Krüger等在Neurology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该研究对前瞻性观察性Find-AF试验进行了回顾性分析,Find-AF试验采用为期7天的Holter ECG监测调查了急性缺血性卒中(卒中或TIA)阵发性AF的发生率。为了探讨合并阵发性或室上性短串的脑缺血患者特征,作者比较了这些患者的基线特征,包括NIHSS。AF相关卒中往往比大动脉性或微血管性卒中更加严重,卒中严重性可以作为心源性栓塞的线索,可能能够据此澄清与心源性卒中相关的AF持续最短时间。此外,研究者还探讨了随访3年期间复发性卒中亚组的风险,以及全因死亡风险。最后,研究者的目的在于查明脑缺血后检测到的阵发性AF是暂时的现象还是持续的现象,因为一些已经发表的数据提示房颤可以引起卒中,与此相反研究还发现缺血也会诱发AF,特别是那些累及自主神经中枢者。

研究者利用Find-AF试验数据,把患者分为四类:1.入院时AF(AF-adm);2.阵发性AF(>30秒);3.室上性短串(24h中EEG发现>5次,但是<30秒);4.无室上性短串(对照)。在随访中,阵法性AF者又进行了另一次为期7天的Holter ECG,以发现持续性AF。

254例患者纳入分析,平均年龄70岁,女性45.3%。43例(16.9%)为AF-adm。共211例患者进行了为期7天Holter ECG监测:27例(12.8%)为阵发性AF,67例(31.8%)为室上性短串,117例(55.5%)为对照。在3.7年的随访中,与对照组相比室上性短串组卒中复发更多(P = 0.04),新发AF数量更多(12% vs 5%,P = 0.09)。脑缺血后监测到阵法性房颤的患者中,在随访75%者仍然存在AF(50%为阵发性,50%为持续性/永久性)。

最终作者认为在随访期间,合并室上性短串的脑缺血患者更容易发生卒中复发,更多患者能够检测到AF,这些患者能够从延长ECG监测中进一步获益。卒中后发现的阵法性AF不是暂时现象。在该研究中,研究者还发现室上性短串患者复发卒中的严重性较低,作者认为持续<30秒的室上性短串可能不是血栓形成的原因。这个结果支持把>30秒作为阵发性房颤的界值。室上性短串卒中复发风险更高,作者认为这是由于这些患者更容易发生AF(>30秒)有关。

译者注:1.室上性短串(<30秒)可能不是心源性栓塞的原因,但是应该进行更长时程的ECG监测;2.卒中后监测到的阵发性AF(>30秒)可能是引起卒中的病因,而不是卒中引起的短暂现象,提示需要抗凝治疗;3.卒中后监测到的房颤很可能是鸡而不是蛋;4.应该以>30秒作为阵法性AF的界值。

原始出处:
Weber-Kruger M, et al. Relevance of supraventricular runs detected after cerebral ischemia. Neurology Oct 2017

作者:杨中华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3)
#插入话题
  1. 2017-12-10 jyzxjiangqin

    阵发性房颤的危害.

    0

  2. 2017-11-30 jyzxjiangqin

    阵发性房颤的治疗.

    0

  3. 2017-11-27 周周人

    学习.

    0

相关资讯

Int J Cardiol:阵发性房颤卒中死亡率较低(FibStroke研究)

背景:最近有研究报道,与慢性房颤相比,阵发性房颤(AF)患者有较低的血栓栓塞发生,预后较好。研究者旨在探讨阵发性房颤和慢性房颤患者缺血性事件的发生的差异。方法: Fibstroke研究是一项横断面观察性多中心注册研究,受试者为芬兰四个医院2003-2012年出院登记记录中缺血性卒中、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颅内出血伴房颤患者。共1448例阵发性房颤和1808例慢性房颤患者,共有707例患者TI

PLoS One:阵发性房颤预测分数研究

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但经常不易发现。预测阵发性房颤的存在,研究者开发了基于超声和常规心脏评估的临床参数建立模型分数。该分数可以很容易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并可能提高pAF的早期检测。总的来说,采集1000例窦性心律(SR;n = 728),pAF(n = 161)和cAF(n = 111)47项超声心动图及其它临床参数。研究者者应用Logistic模型分类pAF和SR,减少

JAHA:饮酒频率会影响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预后

饮酒的频率可能与阵发性房颤患者首次接受导管消融治疗后房颤复发有关,但它可能不会影响末次导管消融治疗的预后结局。

JACC:治疗阵发性房颤有效新方法—热球囊消融

目前医学上已建立逐点导管消融方法治疗药物难治性阵发性房颤(PAF)。然而,这种疗法是比较耗时的,需要更好的技术来实现完全的肺静脉(PV)隔离,并且这种疗法还伴有严重的并发症。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ADT)相比,热球囊消融(HBA)治疗PA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人员在日本进行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具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难治性症状性PAF(I级至IV级)的患者以2:1的比例

NEJM: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不劣于射频消融(FIRE and ICE研究)

导管消融对于药物无效的阵发房颤患者是Ⅰa类推荐的治疗方法。 传统的射频消融方法通过射频电流产生的热能进行肺静脉隔离,而冷冻球囊消融术则通过液态制冷剂的吸热蒸发,带走组织热量,使目标消融部位温度降低,异常电生理的细胞组织遭到破坏,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与传统射频消融相比,冷冻消融更易于医生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治疗有效性高,并减少血栓等严重并发症,降低患者疼痛度。但其与射频消融相比安全性、有效性等

JAHA:肾功能不全和正常患者蛋白尿与阵发性房颤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由此可见,相比于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正常者蛋白尿显著增加了房颤的发生风险。筛查和预防策略应考虑蛋白尿作为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