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bolism:肠促胰素抑制胰岛B细胞的凋亡

2015-01-19 angletears 译 MedSci原创

糖尿病的发病率持续增加,伴随而来的心血管疾病、肾病的病死率也急剧上升。 近些年来,以肠促胰素为基础的新型抗糖尿病药物,越来越被临床所认可。肠促胰素是由肠道内分泌细胞分泌,以葡萄糖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激素。主要的肠促胰素,有两种GLP-1和GIP,GLP-1是由远端回结肠的L细胞分泌的,GIP是由十二指肠和上段空肠分泌的。在2005年,以GLP-1为基础的药物,GLP-1类似物艾塞那肽,第一个

糖尿病的发病率持续增加,伴随而来的心血管疾病、肾病的病死率也急剧上升。 近些年来,以肠促胰素为基础的新型抗糖尿病药物,越来越被临床所认可。肠促胰素是由肠道内分泌细胞分泌,以葡萄糖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激素。主要的肠促胰素,有两种GLP-1和GIP,GLP-1是由远端回结肠的L细胞分泌的,GIP是由十二指肠和上段空肠分泌的。


在2005年,以GLP-1为基础的药物,GLP-1类似物艾塞那肽,第一个被FDA批准成为临床用药。2006年,DPPVI抑制剂西格列汀,也被引入临床。目前,在美国应用的GLP-1类似物,有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DPPVI抑制剂有西格列汀、沙格列汀、阿格列汀、利格列汀。最近的一篇META分析显示,使用GLP-1类似物治疗30周,平均HbA1c下降1%,体重下降1.5-2.5Kg;而使用DPPVI抑制剂,HbA1c下降0.5-1%。研究证明,老年糖尿病患者,与年轻糖尿病患者相比,餐后GLP-1的水平明显降低。这就说明,这些新型药物的疗效存在个体差异性。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肠促胰素为基础的药物在改善血糖和减轻体重以外的获益,比如:心血管的保护作用、胃肠道的功能、胰岛B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以及其可能的副作用。
   
动物实验证明,以GLP-1为基础的药物对胰腺B细胞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促进胰岛B细胞的增殖、分化,抑制其凋亡,从而改善胰岛B细胞的功能。而且,GLP-1受体敲出的小鼠,胰岛B细胞的凋亡速度更快。将小鼠的胰岛素瘤细胞系使用GLP-1预处理后,可以抵制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Zucker等人的研究,进一步证明,向糖尿病小鼠的离体胰岛细胞直接灌注GLP-1,可以抑制胰岛素B细胞的凋亡,促进B细胞的增殖。此外,体外培养人的胰岛细胞,使用GLP-1进行灌注,也能观察到同样的结果——胰岛B细胞的凋亡数目,明显减少。 
    
研究证明,GLP-1可以通过多种信号通路,产生抗B细胞凋亡作用,比如促进抗凋亡因子Bcl-2、Bcl-x及cAMP的生成,激活PI3K和PKB两个通路。

GLP-1抗B细胞凋亡的作用,也可以通过EGFR-PI3K通路抑制Foxo1的激活,促进转录因子Pdx-1和Foxa2的激活产生。实验证明,Pdx-1缺陷的小鼠,艾塞那肽的抗B细胞凋亡作用也减弱了。

除了PKA通路外,GLP-1可以通过抑制蛋白B引起的ERK1/2的激活,导致凋亡蛋白前体的失活。同时,艾塞那肽4也可以通过减少TXNIP(促凋亡因子之一)的表达,抑制氧化应激作用引起的胰岛B细胞的凋亡。此外,抑制6碳氨基末端的激酶活性,也可以抑制细胞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
艾塞那肽也可以通过抑制内质网的氧化应激,抵抗B细胞的凋亡。而利拉鲁肽可以通过激活mTOR/AMPK通路,抑制糖毒性导致的胰岛B细胞的凋亡。

所有这些动物实验都证明,以GLP-1为基础的新型药物,可以抑制B细胞的凋亡,提高B细胞的存活率。体外培养的胰岛细胞,也得出类似的结果,但是,以GLP-1为基础的药物,对在体的人体胰岛B细胞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肠促胰素抗B细胞凋亡的机制,有助于将来研究更多抗糖尿病药物。

原始出处:

Goundan PN1, Underwood P2, Mantzoros CS3.Incretin therapy and Beta cell function.Metabolism. 2015 Feb;64(2):157-9. doi: 10.1016/j.metabol.2014.10.006. Epub 2014 Oct 13.

本文是MedSci原创编译整理,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原文链接。谢谢!


您还可以这样阅读,更多资讯,请关注MedSci微信
  

作者:angletears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LB:某些T细胞可能在胰岛素抵抗中发挥作用

一项利用小鼠开展的新研究表明,一类不寻常型的免疫细胞即所谓的“γδT细胞”可能是一种新药物靶标,可用于治疗或预防肥胖引起的2型糖尿病。 该研究报告发表在Journal of Leukocyte Biology杂志上,研究表明γδT细胞对于肥胖诱导的巨噬细胞聚集(巨噬细胞聚集与脂肪组织中炎症相关)是必需的。 这种炎症是肥胖引起的,被认为是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但其根本原因尚未明确

J Alzheimers Dis:鼻腔喷雾式胰岛素有效治疗痴呆症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J Alzheimers Di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威克森林浸信医学中心(Wake Forest Baptist Medical Center)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一种人造胰岛素鼻腔喷雾运输装置或可有效改善成年痴呆症及轻度认知损伤个体的工作记忆以及其它的精神能力。 文章中,研究者对60名诊断为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MCI)或轻度至中度阿尔兹海默氏症痴呆(AD)患者进

鼻腔喷雾式胰岛素有效治疗痴呆症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J Alzheimers Di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威克森林浸信医学中心(Wake Forest Baptist Medical Center)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一种人造胰岛素鼻腔喷雾运输装置或可有效改善成年痴呆症及轻度认知损伤个体的工作记忆以及其它的精神能力。 文章中,研究者对60名诊断为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MCI)或轻度至中度阿尔兹海

JAMA Intern Med: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不能一刀切

近日,来自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尽管糖尿病疗法可以挽救很多人的生命,但是在那些患多种疾病的老年患者中,利用胰岛素和磺脲类药物过度控制血糖或许会引发患者治疗过度及低血糖症,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 文章中,研究者发现,许多老年的糖尿病患者不管其机体的健康状况和血糖水平如何,往往会接受过度的疗法来治疗疾病;在65岁及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

JCI:增加肠促胰素分泌细胞数目,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肠促胰岛素GLP-1有很强的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以GLP-1为基础的药物已经广泛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这些药物包括,GLP-1受体激动剂和DPPVI抑制剂。临床中,以GLP-1为基础的治疗可以改善T2DM的血糖情况,以广泛被认可。但是,这些药物并不是通过模拟生理性的与饮食相关的GLP-1浓度的升降情况,来增加胰岛素分泌的。文献报道,肠道中的GLP-1分泌细胞L细胞起源于早期的分泌腺祖细胞。这些祖

JCEM:进食氨基酸同样能产生肠促胰素效应

肠促胰素效应,是指同等量的葡萄糖,口服比静脉注射更能促进移动啊素分泌,这与肠道分泌的两种肠促胰岛素,GIP和GLP-1有关。据研究,口服葡萄糖后,70%-80%的胰岛素分泌与肠促胰素效应有关。但是,这种肠促胰素效应不仅仅只存在于碳水化合物,很可能与其他宏观营养素有关。之前,来自瑞典的Ola Lindgren和他的团队,已经证明,这种肠促胰素效应,在进食脂质时同样存在。最近,他们的研究进一步证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