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ogy:2002-2013年卒中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分析!

2017-06-01 xing.T MedSci原创

在2002年至2013年,在中国脑卒中的发病率迅速上升。结合高患病率,具有年轻化的趋势,并且死亡率稳定,这一发现表明对代谢和生活方式的危险因素进行额外的临床和行为干预在预防卒中上是必要的,特别是在某些人群中。

近日,神经病学领域权威取杂志Neurology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估计中国目前卒中的患病率、发病率时间趋势以及危险因素。

中国国家卒中筛查(CNSSS)是一个正在进行的全国性的以人群为基础的计划。其包括了1292010名40岁以上成人的代表性样本,从2013年至2014年期间的CNSSS数据库中确定了31188例卒中病例。研究人员对这些参与者进行分析,为2014年脑卒中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提供了描述性统计数据。此外,研究人员对2002年至2013年期间12526名首次卒中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及从2002年至2013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获得卒中死亡率数据来估计其发病率。

在2014年,在年龄超过40岁的成年人中调整后的卒中患病率为2.06%。经过充分的调整,所有评估的危险因素均与卒中显著相关(P<0.01);其中最大危险因素为高血压(人群归因危险度为53.2%),其次为家族史、血脂异常、房颤糖尿病、缺乏体力活动、吸烟、超重/肥胖。研究人员发现40岁至74岁的成年人首次卒中的发病率由2002年的189/100000人上升至2013年的379/100000人,整体每年增加为8.3%。40岁至74岁成人卒中特定死亡率一直保持稳定,在2002年和2013年都大约为124人死亡/ 100000人。

在2002年至2013年,在中国脑卒中的发病率迅速上升。结合高患病率,具有年轻化的趋势,并且死亡率稳定,这一发现表明对代谢和生活方式的危险因素进行额外的临床和行为干预在预防卒中上是必要的,特别是在某些人群中。

原始出处:


Tianjia Guan,et al. Rapid transitions in the epidemiology of stroke and its risk factors in China from 2002 to 2013.Neurology. 2017.http://dx.doi.org/10.1212/WNL.0000000000004056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ng.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17-06-02 meiliwuxian

    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Strok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型与卒中后上肢运动结局的关系!

由此可见,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型可能是一个潜在的严重基础运动受累的亚急性卒中患者上肢运动结局有用预测指标。

Stroke:自我报告的卒中危险分层!

简单的自我报告问卷可以用来识别那些高卒中风险的个体,并且好于FSRF的金标准。该工具适合用于临床上识别那些高卒中风险的个体,也可以科学地确定一个富含卒中风险的亚群。

我国有122家高级卒中中心

5月20日,2017年中国脑卒中大会暨第七届全国心脑血管病论坛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脑防委副主任王陇德院士介绍,我国自2015年启动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共遴选了20余个省份的122家三级医院为高级卒中中心。今年,示范高级卒中中心和地方级卒中中心的试点工作正在陆续推开,分级协同的三级卒中中心网络正在逐步建立。

Stroke:精神疾病住院增加了卒中短期风险!

由此可见,因精神疾病住院增加了卒中的短期风险,尤其是住院后15天内。

Stroke:24小时血压变异性与收缩压对卒中溶栓结局的交互作用分析!

该研究表明在BP治疗前和急性BP变化过程中(即,BPV)需要更加个性化的血压管理,以使患者达到最好的可能结局。

BMJ:哪些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可行动脉内治疗获益?临床决策工具告诉你

卒中是全世界第二大常见死亡原因,以及高收入国家中最常见的致残因素。2017年5月,《BMJ》上发表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内治疗的选择:两项随机试验中临床决策工具的开发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