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 J LAB HEMATOL:GlycA不作为镰状细胞病中炎症的有用生物标志物

2019-02-01 MedSci MedSci原创

镰状细胞病(SCD)是由于血红蛋白的β珠蛋白基因中的单碱基取代导致的异常血红蛋白SHbS)的存在引起的。SCD是一种多系统疾病,病理由反复发作的炎症驱动,特别是在血管闭塞性危象期间。GlycA作为蛋白质糖化的复合量度,是与血管炎症相关的疾病的敏感生物标志物。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GlycA是否可作为SCD炎症生物标志物及其效用。

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两个临床研究中的SCD患者的存储血浆样品。一项研究包括在稳定状态下488个患者样本(HbSS, HbSβ0 and HbSC)和52个种族匹配的健康对照。另一项研究包括稳定状态下的成对血浆样本和来自(HbSSSCD患者的急性疼痛危象。通过NMR测定®临床分析仪测定血浆GlycA。对SCD患者、健康对照组和配对样本进行了分析比较。

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相比,SCD的平均血浆GlycA水平较低(324.6±70.4μmol/ L vs. 386.3±74.6μmol/ LP  <  0.0001)。在同一患者中,急性疼痛危象期间的平均血浆GlycA低于稳态,尽管差异不显着(300.5±36.3μmol/ L vs 314.2±34.8μmol/ LP  =  0.020)。血浆GlycA与血清LDH呈负相关(P =  0.009)。

研究表明,GlycA不是SCD中炎症的合适生物标志物。研究人员猜测可能是由于它的信号被溶血混淆,导致触珠蛋白的消耗,触珠蛋白是复合NMR信号中包含的主要血浆蛋白之一。在急性疼痛危象期间,溶血进一步恶化,因此与稳态相比,危机状态下的GlycA水平较低。

原始出处:

Julie K. Weisman Daveena Meeks, GlycA is not a useful biomarker of inflammation in sickle cell disease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nn Neurol:血浆可溶性TREM2作为痴呆症的生物标志物

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一般老年人群中血清sTREM2水平升高与发生全因痴呆、AD和VaD的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Ann Rheum Dis:B细胞定向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前阶段的影响

单次输注1000mg利妥昔单抗可以显著延缓有RA风险受试者关节炎的出现。

DIABETOLOGIA:先天性免疫活动作为持续胰岛素分泌的预测因子,并与近期发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对CTLA4-Ig治疗的反应性相关

该研究旨在根据临床发病时的免疫调节特征确定是否存在1型糖尿病的离散亚型,因为这对疾病治疗和预防以及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人员使用基于血浆的转录检测和基于基因本体的评分算法,检查了威斯康星儿童医院的当地参与者,并对TrialNet CTLA4-Ig试验(TN-09)参与者进行了辅助分析。 结果发现,在发病后期间测量的炎症/调节平衡是高度可变的。值得注意的是,在接受安慰剂

Arthritis Rheumatol:系统性硬化症—间质性肺病的候选血清生物标志物

研究结果显示SP-D是SSc-ILD的相关诊断生物标志物,而KL-6可以评估肺纤维化严重程度。

JCLA:copeptin血浆水平作为危重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死亡率的生物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Copeptin,也被称为C末端前加压素或CTproAVP,它反映了内源性加压素(抗利尿激素,ADH)的活性,因此可能作为反映生物应激水平的生物标志物。因此,本研究假设copeptin血浆浓度与危重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可以预测死亡率。 研究人员在一项前瞻性、单中心、观察性研究中,分析了218名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血浆copeptin水平。在2年观察随访期间进行评估死亡率。结果显示,

INT J LAB HEMATOL: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生物标志物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全身止血系统的激活。目前,包括抗凝血酶(AT)、蛋白C (PC)和凝血调节素(TM)在内的生物标志物成为成人DIC的附加标志物。本研究旨在确定PICU患儿显性DIC (ODIC)和非显性DIC (NDIC)患者的生物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人员选取103患者,年龄范围从1个月-18岁,招募24小时内在清迈大学附属PICU医院就诊,易发生DIC患者。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