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捅出”了主动脉夹层?真相出乎意料!

2018-12-13 文烈心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主动脉夹层怎么在CTA下“隐形”了?

胸痛中心值班,凌晨6点,迷迷糊糊醒了,刚在庆幸,难得一夜无事,老是一夜无眠的我也被幸运女神眷顾一回。猛然,抢救室来电的特殊铃声打破了这美好的寂静。

突发背痛,CTA无“夹层”征象

病例

患者,男,47岁,4点钟睡眠中突然出现背痛疼醒,程度剧烈,性质及范围描述不清,伴大汗,有胸闷,位于胸骨上段至咽喉,有明显紧缩感,无恶心呕吐,无意识丧失。

5点钟至急诊,测血压140/88 mmHg,心率109 次/每分,急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下壁导联ST段上抬0.1 mV”,肌钙蛋白阴性,心超提示“下壁似有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升主动脉及根部内径稍增宽,主动脉瓣轻度返流。”

已行主动脉CTA检查,初步看,无主动脉夹层征象,放射科正在进一步做图像后处理。抽烟,不喝酒,有高血压病史3年,未服药,未监测,无冠心病家族史。

一听,心想,还好,不是明确的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病例,那就去看看吧。披上衣服,下楼梯。走到抢救室,放射科把CT图像重建也都做好了,这效率,真赞。


图1:冠状面和矢状面CT图像


图2:三维重建


行PCI突现“一团黑影”,惊出一身冷汗!

从图像看,确实没有明显的主动脉夹层征象。查看病人,疼痛确实挺剧烈的,脸上还能看到细汗。急诊的兄弟也算尽力了,心电图、肌钙蛋白又复查了一遍,也没明确的阳性表现。推算发病时间倒也不久,还是得考虑急性心梗可能,那就做导管吧,检查一下也好。经患方同意后,启动急诊PCI流程。

右冠造影,血管光滑;左冠造影,冠脉好像也没什么问题。血栓自溶了?反复看了几遍造影图像,突然发现左上角似乎有团造影剂。


图3:左右冠脉造影

不知道是什么,那就换猪尾巴导管做个左心室造影吧,看看室壁运动,不会是心碎综合征吧?


图4

显出个不祥的黑影(图4),这主动脉根部是什么?!调整猪尾巴导管到主动脉瓣上,轻柔大力手推造影,轻柔大力这词不矛盾,干过这活的能体会。


图5

这鬼,终于显出来了。

主动脉夹层!

好郁闷,好不解,不是做过CTA了吗,主动脉CTA排除主动脉夹层的可靠率不是号称接近100%吗,有这么坑的吗!

什么!导管“捅出来”的主动脉夹层?

马上呼叫心脏外科的兄弟。

兄弟来了,第一句话“噗嗤”一刀扎心了。他说,“哥们,这夹层不会是你导管捅出来的吧”,我顿时石化了。这导管操作相关主动脉夹层,虽然有听说过,图谱上读到过、期刊上看到过,但还真没碰到过;再说,这么轻柔的做个冠脉造影,他的主动脉又不是豆腐渣做的。

哥们见我不解,接着“补刀”。“你看这夹层这么局限,完全不符合一般的自发主动脉夹层的形态,又刚好在左冠脉上方,真的好点像导管操作造成的。”石化的我,似乎崩裂开了千条缝。

哥们看我还呆着,意犹未尽,最后大招,“你们介入前病人做过主动脉CTA没有夹层,现在有了”。已成碎片的我似乎被丢进粉碎机被碾成了粉末,徒留一地渣渣。

再看CTA和造影,真相终于大白!

我默默的又点开了一遍主动脉CTA,这证据,我要再细细浏览一遍。主动脉内真的没有明显的内膜片、真假腔。但是,突然发现,主动脉外,却有夹层的征象。

请看,前纵隔是不是有新月形的血肿,这血肿怎么解释?虽然纵隔血肿是间接征象,但也是重要表现。

再浏览一遍CT和造影,就解释通了。通过造影图像可以知道主动脉夹层确实是局限的,这确实不典型。但这CTA呢,也不典型啊!

首先,通过重建可以明显发现,存在显著的运动伪影,主动脉壁显得坑坑洼洼,这样的运动伪影完全可以覆盖掉这局限的夹层。毕竟是后半夜,一个急性胸痛的病人,那能那么高质量的屏气,这CT也不是高大上那种。


图6:CTA图像

这一通解释,感觉我又复活了。

闲话少说,这主动脉夹层,得开胸手术,这下轮到心脏外科的哥们呆住了。他麻溜的准备手术去了。事后,术中照片也证实主动脉夹层,局限于左冠开口上方。

(下方内容可能引起不适)


作者:文烈心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8-12-20 topnew

    厉害厉害,必须点赞

    0

  2. 2018-12-14 jyzxjiangqin

    导管捅出主动脉夹层。

    0

  3. 2018-12-14 smartxiuxiu

    引以为戒引以为戒!

    0

相关资讯

JACC: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在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失败患者中安全有效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ViV-TAVR)是切实可行的,然而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和自体瓣膜TAVR(NV-TAVR)相比如何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ViV-TAVR在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失败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与NV-TAVR进行比较。本研究纳入了1150名接受ViV-TAVR治疗的患者,并1:2匹配了2259名接受NV-TAVR治疗的患者。非调整分析结果显示,与NV-TAVR患者

JACC:爱德华兹Sapien经导管心脏瓣膜治疗肺部导管失效的3年结局

使用爱德华兹Sapien THV的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在3年的随访中表现出优秀的瓣膜功能和临床结局。

JACC:经皮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在低外科风险患者中同样安全有效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在低外科风险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安全有效,并发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30天死亡率为零。

JACC: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较经导管术后早期主要卒中发生风险更高

经股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F-TAVR)在治疗主动脉瓣狭窄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术后的卒中发生风险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比较和评估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和TF-TAVR术后的生活质量与卒中发生的关系。本研究纳入了PARTNER 临床研究中的1204对因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接受SAVR和TF-TAVR治疗的患者,临床结局是:1. 30天的神经病学事件;2. 术后早期(≤7天)和晚期(7天

JACC:自膨式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与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5年预后比较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比较和评估美国关键高风险CoreValve 临床试验中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和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的5年预后。本次临床试验将外科高风险患者随机1:1分至自膨式TAVR组和SAVR组,严重血流动力学结构瓣膜恶化定义为平均跨瓣压差 ≥40 mm Hg或压差改变≥20 mm Hg或新发的严重主动脉瓣反流。最终纳入了来自45个美国医疗中心的750名手术患者(TAVR =

JACC:一种新型的自膨式可复位心脏瓣膜

新型自膨式可复位的经导管心脏瓣膜(THV)系统是被设计用于治疗严重的有临床症状且外科风险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该新型THV系统的1年疗效。本次多中心临床试验是用于评估植入该新型THV后30天、1年和5年的预后,主要终点事件是术后1年的全因死亡率,次要终点事件是临床预后和心超指标。最终共纳入941名患者(82.4 ± 5.9岁,女性占65.7%),术后1年,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