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动态丨Cell子刊发表研究:新冠病毒D614G突变不仅没有影响疫苗保护效果,反而对疫苗更敏感!

2020-12-09 华山感染 华山感染

新冠病毒持续在全球肆虐,新增感染人数屡创新高,全球抗疫的任务依然异常艰巨。好在最近关于疫苗的好消息不断出现,辉瑞/BioNTech和Moderna先后公布了三期临床实验中期分析结果,疫苗的有效性均大于

新冠病毒持续在全球肆虐,新增感染人数屡创新高,全球抗疫的任务依然异常艰巨。好在最近关于疫苗的好消息不断出现,辉瑞/BioNTech和Moderna先后公布了三期临床实验中期分析结果,疫苗的有效性均大于90%,为控制疫情恢复正常生活带来了曙光。

但病毒难以对付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其能够快速突变,进而影响其传播能力、毒力等特征。例如现在流行的主要毒株G614,在出现短短几个月后迅速占据了主导地位(图1),已有多篇文章证实该突变会增强新冠病毒的传播能力。

疫苗作为对抗病毒的最有力武器,大家自然担心这个突变是否会影响疫苗的效果,之前的分析认为,该突变虽然位于S蛋白上,但处于病毒进入细胞的最关键区域RBD之外,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现在基于实验的实锤证据来了,G614突变不仅没有影响疫苗的效果,反而对疫苗更为敏感!真是意外之喜。

来自美国、英国和德国多个研究组的联合研究展示了上述结论,论文发表在Cell子刊 Cell Host & Microbe。研究人员先给小鼠或恒河猴接种疫苗,采集免疫之后的血清来观察对D614和G614假病毒的中和活性,同时还从新冠疫苗的试验者和病毒感染后的康复者体内分离血清,以及针对RBD的单克隆抗体,来比较对两种病毒的中和能力,结果均显示G614突变更容易被中和。

详细来看,小鼠实验中使用了40只小鼠,分别通过皮内注射(I.D.)和肌肉注射(I.M.)两种剂量的Moderna的新冠疫苗(和三期临床实验中使用的疫苗一致),每只小鼠接种两次疫苗,间隔4周。免疫完成后取小鼠的血清来评估对两种假病毒的中和效果,结果显示无论接种方式和剂量,免疫之后的小鼠血清对G614的中和效果均优于早期的D614,尽管免疫时用的是D614序列。

接下来利用11只恒河猴,评估了两种不同的RNA疫苗:全长的S蛋白和RBD区域,接种第二剂疫苗4周后采血评估对两种病毒的中和活性,结果显示两种疫苗都对G614的中和效果更强,尽管614位点不在RBD区域。

动物实验之后,研究人员还使用了7例一期临床实验志愿者的血清,以及70例明确感染了D614或G614病毒的康复患者血清,多有标本都显示出对G614更强的中和活性。接种疫苗后最终起作用的还是病毒特异性抗体,作者直接利用RBD特异性抗体比较了对两种病毒的中和活性,结果和之前的实验结果一致。

为什么疫苗会对G614效果更好呢?

研究人员通过电镜发现,虽然614位于RBD区域之外,但是会影响S蛋白的结构,突变后导致RBD区域更容易暴露出来,进而被抗体识别。

这篇研究让我们暂时不用担心新冠病毒突变对疫苗造成的影响了,但未来是否会产生其它的突变还不清楚。带好口罩、勤洗手等日常预防措施对于阻断病毒的传播还是很有必要的。这篇研究采用的是RNA疫苗路线,对其它类型的疫苗是否也有相同的结论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基于RNA的疫苗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好结果,也期待国产疫苗早日公布三期数据。终结新冠,已经看到曙光了!

参考文献:

D614G Spike Mutation Increases SARS CoV-2 Susceptibility to Neutralization. Cell Host and Microbe. DOI:https://doi.org/10.1016/j.chom.2020.11.01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21-01-19 维他命
  2. 2020-12-10 狂野的心

    新冠肺炎必须战胜!

    0

  3. 2020-12-10 Jessie Zhang

    这篇研究让我们暂时不用担心新冠病毒突变对疫苗造成的影响了,但未来是否会产生其它的突变还不清楚!#免疫#

    0

  4. 2020-12-10 公卫新人

    新冠肺炎,疫情何时才能消失

    0

相关资讯

JNNP:与SARS-CoV-2相关的颅内血管炎的免疫抑制:对COVID-19患者脑血管病的治疗意义

急性脑血管疾病,特别是缺血性中风,已成为COVID-19的严重并发症。但是,其机制和最佳治疗方法尚不完全清楚。在肺和心脏循环中,有证据表明血栓形成并发症可能与内皮炎症和损伤有关,但在脑血管系统中这种证

J Cell Physiol:PDLSCs的外泌体microRNA-155-5p通过靶向sirtuin-1调节慢性牙周炎的Th17/Treg平衡

慢性牙周炎的局部炎症和全身损伤的机制比较复杂,其中外泌体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牙周炎患者外周血中T辅助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失稳,可分别上调Th17或下调Tre

J Clin Periodontol:研究揭示IL-35通过调节Th17/Treg失衡来抑制牙周炎期间的牙槽骨吸收

T淋巴细胞在牙周炎的发病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致病性T-helper 17型(Th17)和保护性T-调节型(Treg)淋巴细胞之间失衡决定了牙支持牙槽骨吸收。白细胞介素(IL)-35是一种新型的抗炎细胞

CELL:临床试验表明,剖宫产婴儿接受母亲粪便移植可恢复肠道微生物发育

新生儿的微生物定植是影响日后健康的关键过程。深度元基因组学分析和近期的菌株水平剖析显示,正常婴儿肠道中的早期优势菌是母体粪便细菌,主要是双歧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成员。停止母乳喂养后,粪便微生物群逐渐变得以

J Neuroimmunol:研究发现Th17/Treg细胞失衡参与了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发生

本研究旨在调查Th17/Treg细胞失衡可能参与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研究结果已在线发表于J Neuroimmunol。

Clinical Nutrition: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早期胰腺癌患者的营养和免疫功能障碍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即使在胰腺癌早期阶段,营养不良也很常见,对临床结局也有重大影响。本项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因怀疑患有胰腺癌而计划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队列中的免疫和营养障碍与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