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很多新药和生物制剂上市后未按照FDA要求完善信息!

2018-07-06 徐晓涵 环球医学网

发表于《BMJ》上的一项横断面分析,应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要求,对2009和2012年间批准的新药和生物制剂进行上市后研究。

发表于《BMJ》上的一项横断面分析,应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要求,对2009和2012年间批准的新药和生物制剂进行上市后研究。

目的:描述FDA批准的新药和生物制剂的上市后要求,并考察注册率和及时性、结果报告和公布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注册和临床试验。

设计:横断面分析。

地点:2009年1月1日和2012年12月31日间,由FDA批准的所有新药和生物制剂的上市后要求,随访至2017年11月15日。

主要结局指标:在FDA批准时上市后要求及其特点,包括FDA授权、研究设计和研究特点、注册率和及时性以及报告在ClinicalTrials.gov的结果,发表在同行评议期刊上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注册和临床试验。

结果:2009和2012年间,经FDA批准的97种新药和生物制剂治疗106个适应症且首次批准时至少有1个上市后要求,共有437个上市后要求。上市后研究描述很短(中位字数44(四分位间距:29~71)),并且经常缺乏信息来确定最新进展(131(30%))。220个(50.3%)上市后要求是针对新动物或其他研究(包括药物动力学研究);134个(30.7%)是前瞻性队列研究、注册库和临床试验;83个(19.0%)是次要分析或随访研究。在110个临床试验中,分别有38(34.5%)、44(40.0%)、62(56.4%)、66(60.0%)和98(89.1%)个未报告足够的信息来对随机化、对照类型、分配、结局和纳入患者的人数建立使用。在134个前瞻性队列研究、注册和临床试验中,102个(76.1%)注册在ClinicalTrials.gov;在50个注册和完成研究中,36个(72.0%)在ClinicalTrials.gov报告了结果。在65项完成的研究中,47项(72.3%)或报告了结果或在FDA批准后中位47个月发表结果(四分位间距:32~67)。这47项研究中,32项(68.1%)在最初提交FDA报告的截止日期时还没有公开报告结果。

结论:新药和生物制剂的上市后要求经常被简要描述,并且没有包含足够的信息来描述研究设计。前瞻性队列研究、注册和临床试验中大约四分之三的上市后要求是在ClinicalTrials.gov上的注册的,近四分之三的完成研究报告了结果或被发表,表明这些要求的研究中至少有四分之一没有公开传播。

原始出处:

作者:徐晓涵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19-03-11 gaoxiaoe
  2. 2018-07-06 131****1460

    学习了受益匪浅

    0

  3. 2018-07-06 一天没事干

    很好的学习机会

    0

相关资讯

上海拟试点使用国外已上市抗肿瘤新药

2018年4月,国务院曾发文,未在国内获准注册的进口医疗器械,可在海南先行先用,就在日前,上海也在进行先行使用国外已上市抗肿瘤新药的探索。等药之殇据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方面透露,在上海市指定医疗机构定点先行使用国外已上市抗肿瘤新药的试点工作方案和一系列风险控制措施也已形成,正与国家药监局等相关部门沟通,并将于近日进行提交。众所周知,一个药品从立项到研发、从临床到获批上市,这是一条非常漫长

BMJ:FDA新药上市后后续研究情况及特点

研究认为,上市药物的后续研究的重视程度偏低,其描述简单,试验设计特征信息公开不充分,约75%的后续研究进行可注册,约75%的注册研究完成或公布了研究结论

只有高质量的研究设计才是研发抗癌新药造福于全球癌症患者的基石

肿瘤药物研发日趋成熟,无论是制药行业还是政府监管部门亦或是其它学术组织,都迫切希望在评价抗癌新药、尤其是“变革性”创新药疗效时能尽可能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速满足癌症患者的迫切需求。但提速的同时兼顾时效性和伦理学问题仍不容忽视。在时代的机遇和使命面前,无缝(Seamless)设计作为一种创新性的临床试验理念能否担此重任,脱颖而出呢?--请看新英格兰杂志如何评价。

国家药监局:让群众尽早用上境外上市新药

审批速度明显提高国家药监局药品化妆品注册管理司司长王立丰介绍,目前在我国获批的境外上市药品共3800余个,其中化学药品3400余个、生物制品300余个、中药70余个,基本涵盖了抗癌、抗病毒、抗高血压等主要治疗领域。从审批数量看,近5年平均每年批准进口药品临床试验336件,每年递增7%。平均每年批准进口药品上市56件,每年递增16%;从临床审批和上市审批的总时限看,我国新药审批法定时限与发达国家接

CFDA:加速境外新药国内上市,化药注册检验调整为监督抽样

  6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国在加快境外上市新药审评审批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在美国、欧盟、日本上市的新药共有415个,277个已经在中国上市和正在进入申报和临床试验阶段。其中,76个已经在中国上市,201个目前处在中国的临床试验和申报阶段。  从临床审批和上市审批的总时限看,我国为390天,美国为330天,欧盟为270天,日本为330天

NEJM:无转移生存可以作为前列腺癌新药审批的主要终点(SPARTAN研究)

2018年6月28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药物评价及研究中心的Beaver等发表了一篇文章,介绍了FDA对于前列腺癌临床研究终点设计的特殊考量[1]。 今年较早时候,FDA批准了一种雄激素受体抑制剂阿帕鲁胺(apalutamide)用于治疗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患者。此次批准的基础是SPARTAN研究,这是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