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

74篇内容 | 5083人围观

关注话题

话题活跃用户
#插入话题
克罗恩病
2020-05-29

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两种形式的慢性肠道炎症:#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致残性功能性肠病,其特征是与大便频率或形式改变相关的反复腹痛。 粪便#钙卫蛋白#的敏感性较好,其临界值为≤50 μg/g。
2023-10-24发表于上海

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甲氨蝶呤#肌注或皮下注射作为维持治疗对轻至中重度#克罗恩病# (CD)患者有效。
2023-10-16发表于云南省

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C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以节段性和跨壁性病变为特征。据报道,1/3的CD患者在诊断后10年内发生狭窄,最常见于回肠末端(TI)、回盲瓣(ICV)和外科吻合口。与炎性狭窄不同,药物治疗对纤维狭窄性狭窄的作用有限,通常需要机械治疗,如内镜下球囊扩张术(EBD)和手术,最常见的是回结肠切除术(ICR)联合回结肠吻合术(ICA)。然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 ~ 31%,ICA狭窄复发率为30% ~ 80%。在过去的20年里,EBD已经成为治疗CD狭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主要是在ICA,在我们的机构,EBD即刻技术成功率为90%,并发症发生率为2.7%。与ICA狭窄的情况不同,没有发表的研究专门评估EBD和ICR治疗原发性CD狭窄的结局。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ICR和EBD治疗伴有原发性回肠远端狭窄的CD患者的疗效。
2023-10-14发表于浙江省

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克罗恩病# 尽管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生物制剂免疫调节剂和小分子疗法的出现,克罗恩病(CD)的治疗开始获得越来越好效果,但50%至90%的克罗恩病患者需要在初次诊断后的10至30年内进行手术治疗。克罗恩病最常见的表现部位是末端回肠,同时伴或不伴近端结肠受累。因此,多达 80% 需要腹部手术治疗克罗恩病的患者将进行回肠或回结肠切除术(ICR),其中 20%-40%在诊断后第一年内进行。然而,克罗恩病在进行肠切除后经常复发。约 30%的克罗恩病内镜下复发发生在 ICR 后3个月内,高达80%的患者在1年内出现。据报道,多达20%-30%的患者在 ICR 发生1年内出现临床复发,随后每年增加10%。许多研究评估了克罗恩病初次ICR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确定了与克罗恩病初次 ICR 术后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
2023-09-25发表于浙江省
共94条页码: 2/5页20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