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功能性治愈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召开

2018-04-28 戴欣 中新网

4月27日至28日,“艾滋病功能性治愈”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外艾滋病临床和基础研究领域的50位顶级专家齐聚一堂,针对艾滋病治愈的研究进展和挑战等前沿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4月27日至28日,“艾滋病功能性治愈”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召开。
来自国内外艾滋病临床和基础研究领域的50位顶级专家齐聚一堂,针对艾滋病治愈的研究进展和挑战等前沿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马文娟 摄
 
中新网北京4月28日电 (戴欣)4月27日至28日,由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发起,解放军第302医院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防中心承办的“艾滋病功能性治愈”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外艾滋病临床和基础研究领域的50位顶级专家齐聚一堂,针对艾滋病治愈的研究进展和挑战等前沿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所谓艾滋病功能性治愈是指通过抗病毒治疗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复制,并通过重建机体免疫,控制体内病毒储存库,实现艾滋病人停药后病毒不反弹。高效抗病毒治疗药物的问世把艾滋病由“致死性”疾病转变为“慢性病”。但是现有的抗病毒治疗无法清除患者体内病毒库。近年来,伴随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通过增强机体抗病毒免疫功能和药物抗病毒治疗联合的策略显示出良好的前景,但是目前实现艾滋病功能性治愈难度还很大。
 
各国专家围绕艾滋病治愈临床诊治、基础研究和免疫细胞治疗等最新进展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各自研究领域的研究经验、相关新技术、治疗新方案和新成果,并初步达成协作攻关意向。大家一致认为,当前治疗应主要针对艾滋病患者体内艾滋病病毒活跃复制进行长期规范、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最大限度地抑制和清除病毒。同时接受免疫治疗,改善艾滋病患者极度耗竭的免疫功能,维护免疫平衡,帮助艾滋病患者重建免疫系统,降低艾滋病相关疾病发生率,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近年来,中科院院士、解放军第302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王福生与团队,结合国内外艾滋病治疗最新进展,针对晚期艾滋病开展新型整体过继性免疫治疗,完成了20余例晚期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初步结果显示:该疗法能在2周至3周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控制严重的机会性感染
 
王福生表示,目前该项目已得到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课题的资助,正在开展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评估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有望显著提高临床治愈率的目标。

作者:戴欣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18-04-29 大爰

    学习了谢谢分享!!

    0

  2. 2018-04-28 虈亣靌

    好知识值得拥有的

    0

相关资讯

Cell Rep:艾滋病治疗新突破,新型基因组平台建立全新HIV目标

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首次高通量、基于基因组的成像方法来研究蛋白质的稳定性。该方法已被用于鉴定HIV降解以增强其感染过程的几种未知的人类蛋白质。该平台被称为全球阵列蛋白稳定性分析(GAPSA),能够识别驱动细胞中蛋白质的破坏的电路,并且具有广泛的应用,以鉴定用于诸如阿尔茨海默病、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全新治疗目标。这项研究今天发表在《细胞报告》中。

NAT MED:为什么女性预防艾滋病屡屡失败,新研究找到其“根源”

为什么有些妇女会感染艾滋病毒,即使她们使用替诺福韦凝胶来预防?

北京:学生艾滋病毒感染者累计1244例

昨天,北京市教委通报本市高等学校艾滋病疫情,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7年6月底,本市接到报告的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累计1244例。

PLOS Pathog:神奇的一幕!科学家发现:猫可以治疗艾滋病毒

科学家们已经解开了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中存在的一种特殊蛋白的三维结构,该蛋白在猫免疫缺陷病毒(FIV)中。

PNAS:中美研究团队发现抗艾滋病蛋白新机理

中美两国研究人员最新发现,小鼠和人体内一种具有抗艾滋病功能的蛋白,可以通过调控免疫应答抑制艾滋病病毒复制。

NAT MED:新方法让科学家找到治愈艾滋病的关键

很多年前,提到艾滋病,人们都会觉得非常恐怖,因为艾滋病可以引起多种自身免疫病变,然而,随着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运用,艾滋病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控制。只要治疗得当,艾滋病不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过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