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Endod:CBCT影像对根管解剖的流行性研究:一项系统性回顾

2019-04-11 lishiting MedSci原创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收集数篇采用CBCT影像观察根管解剖的流行性研究,尽管这些研究的结果比较发散。这篇系统性综述的目的是通过严格的评判标准,评估和整合所选流行性研究以理解不同人群根管结构类型的分布。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收集数篇采用CBCT影像观察根管解剖的流行性研究,尽管这些研究的结果比较发散。这篇系统性综述的目的是通过严格的评判标准,评估和整合所选流行性研究以理解不同人群根管结构类型的分布。

这篇系统性回顾于PROSPERO中登记。研究在6个电子数据库中通过预定义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相关文章。手动检索所选文章的参考文献以及3个同行评审的牙髓病杂志。所选文章的作者关联至附加信息。纳入的所有文章由2名独立的评审者进行科学价值的评估,并最终通过Joanna Briggs Institute Critical Appraisal工具对流行性研究得出一致的评分。

结果显示,研究从不同国家的52篇文章中筛选出102,610颗牙齿,Joanna Briggs Institute Critical Appraisal平均评分为80.5%。总的来说,上颌第一和第二磨牙的第二近颊根的流行范围广泛,上颌第一前磨牙和下颌第二磨牙的单根结构以及亚洲人群下颌第一磨牙的3根形态发生率也较高。

结论:所选研究显示,在一些组别的牙齿中,特殊形态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全球趋向性,而其他牙齿在不同种群中则表现出特殊的解剖类型。

原始出处:

Martins JNR, Marques D, et al. Prevalence Studies on Root Canal Anatomy Using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ic Imaging: A Systematic Review. J Endod. 2019 Apr;45(4):372-386.e4. doi: 10.1016/j.joen.2018.12.016. Epub 2019 Mar 2.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lishit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 Endod:基于患者为中心的再治疗和牙髓显微外科手术疗效评估:CBCT容量分析法

再治疗和牙髓显微外科(EMS)的疗效评估常规依赖于临床检查及放射线影像。这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锥形束CT(CBCT)分析再治疗及EMC病例根尖周X线可透射(PARLs)的容积变化。

J Endod:应用CBCT 对比根管再治疗和显微根尖手术 显微根尖手术疗效或更佳

美国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与根管再治疗相比,显微根尖手术(endodontic microsurgery,EMS)的治愈率和根尖区透射影减小率更高;在评估术后根尖区透射影改变时,可应用锥形束CT(CBCT)评估疗效,且比根尖X线片具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该论文于7月2日在线发表于《牙体牙髓病学杂志》(J Endod)。

J Endod:世界范围内上颌**磨牙近中第二颊根发生率的评估:一项多中心的CBCT分析

上颌第一磨牙的第二近颊根管(MB2)发生率在不同人群中可能发生着变化。这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体内锥形束CT(CBCT)评估世界范围内MB2的发生率,并了解它可能与性别、年龄、侧面和根管结构的相关性。

J Endod:全新CBCT分析软件定位人恒牙根尖孔相对于根面近端的位置

这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锥形束CT(CBCT)影像及全新的高级影像分析软件(e-Vol DX; CDT Software, Bauru, SP, Brazil)定位人恒牙根尖孔(AF)在牙根表面的位置。

J Endod:高分辨率小容量的锥形束CT检测复杂解剖根尖峡部的准确性:一项体外分析

这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小容量锥形束CT(CBCT)探查及测量下颌磨牙根管根尖峡部的准确性,并采用micro-CT (μ-CT)影像分析作为对照标准。

J Endod:双根牙根管内不同充填材料的CBCT伪影评估

这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定量评估不同曝光参数对双根牙扫描时根管内不同充填材料所产生伪影的类型和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