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西酞普兰与减少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焦躁有关

2014-02-21 伊文 eurekalert中文版

据2月19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则研究披露,药物西酞普兰的使用与减少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焦躁不安有关,尽管在该研究中使用的剂量会使病人感到有轻微的认知及心脏方面的不良效应,而这可能会限制患者实际以每天30毫克的剂量服用该药。 根据文章的背景资料,焦躁不安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常见的症状,它持续存在、难以治疗且价格昂贵,它还与病人及护理人员的严重不良后果有关。药物治疗已被证明是不够的,而尽

据2月19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则研究披露,药物西酞普兰的使用与减少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焦躁不安有关,尽管在该研究中使用的剂量会使病人感到有轻微的认知及心脏方面的不良效应,而这可能会限制患者实际以每天30毫克的剂量服用该药。【原文下载】

根据文章的背景资料,焦躁不安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常见的症状,它持续存在、难以治疗且价格昂贵,它还与病人及护理人员的严重不良后果有关。药物治疗已被证明是不够的,而尽管抗精神病药物有着诸如死亡风险增加和功效不确定性等的严重安全顾虑,但这些药物仍在被广泛地使用着。西酞普兰是一种常用于老年人的抗抑郁药物;它被建议作为一种抗精神病药物的替代药物来治疗痴呆症的焦躁不安及攻击性行为,然而有关这种药物的功效与安全性方面的证据却是有限的。

纽约州罗切斯特市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与牙科学院的Anton P. Porsteinsson, M.D.将西酞普兰(n=94)或安慰剂(n=92)随机分配给186名没有严重抑郁症但可能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且有临床上明显焦躁不安的病人,时间为9个星期;这些患者来自美国和加拿大8个学术性医疗中心。这两组患者都接受了心理辅导和协助。

每日接受30毫克西酞普兰的治疗使患者的焦躁不安有所减少,其临床相关功效大小为:根据一个检测标准,40%的用西酞普兰治疗的参与者被判定为有大的或非常大的改善,而该数字在安慰剂组为26%。研究人员也确实发现在西酞普兰组有认知功能恶化及较高的ECG改变风险,而这可能会使该组患者更容易发生心律异常;研究人员的结论是 “不可以普遍地将该剂量”的西酞普兰“推荐为替代性的治疗选项”。

文章的作者补充说:“对具体病人情况的评估,其中包括症状的严重性、改善值、认知功能及改变、心脏传导、对不良反应的易受伤害性及行为干预的有效性等可帮助指导对有明显焦躁不安或攻击性行为的患者适当的用药。”

原始出处:

Anton P. Porsteinsson, MD1; Lea T. Drye, PhD2; Bruce G. Pollock, MD, PhD3; D. P. Devanand, MD4,5; Constantine Frangakis, PhD2; Zahinoor Ismail, MD6; Christopher Marano, MD7; Curtis L. Meinert, PhD2; Jacobo E. Mintzer, MD, MBA8; Cynthia A. Munro, PhD7; Gregory Pelton, MD4; Peter V. Rabins, MD7; Paul B. Rosenberg, MD7; Lon S. Schneider, MD9; David M. Shade, JD2; Daniel Weintraub, MD10; Jerome Yesavage, MD11,12; Constantine G. Lyketsos, MD, MHS7; for the CitAD Research Group.Effect of Citalopram on Agitation in Alzheimer Disease The CitA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AMA. 2014;311(7):682-691. doi:10.1001/jama.2014.93.【原文下载】

作者:伊文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J Psychiatr Res:西酞普兰联合电休克治疗改善抑郁

  伊朗和瑞士学者近期发表于《精神病学研究杂志》(J Psychiatr Res)的一项研究提示,对于重度重性抑郁障碍(MDD)患者,利用西酞普兰治疗与患者血浆脑源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升高和抑郁症状改善相关,但联合电休克治疗(ETC)的患者,具有更高的血浆BDNF水平。未来更多的研究应集中在可能的认知及行为转归上。   在MDD患者中,MDD的改善与脑源神经营养因子(

Am J Psychiatry:FDA关于大剂量西酞普兰警告受质疑

  美国一项研究对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西酞普兰>40mg/d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的警告提出质疑。研究表明,与(1~20)mg/d相比,西酞普兰>40mg/d与室性心律失常(校正HR=0.68)、全因死亡(校正HR=0.94)、非心源性死亡(校正HR=0.90)风险较低相关,未发现其增加心源性死亡风险;西酞普兰(21~40)m

米氮平导致乳溢发生一例

主诉:患者女性,34岁,已婚,生1子,月经正常,非哺乳期。因少语、少动、忧愁3个月余于2011年1月10日就诊。自述3个月前与家人生气后出现失眠、少语、忧愁,之后进展为整日情绪低落,对任何事情均无兴趣,有生不如死感,未治疗。 既往史:体健,无其他重大疾病史及家族病史。 精神检查:意识清晰,未引出感知觉障碍;思维缓慢,未引出幻觉、妄想症状,情绪低落,意志活动减退,无自知力。体格检查未见异常。

慢性主观性头晕的临床诊治

长期以来,没有明确前庭功能障碍的慢性头晕被称作精神性头晕,这一模糊的定义未能显示出慢性头晕患者的精神因素和神经科-耳科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20世纪70~90年代,美国和欧洲的研究者报道了一系列慢性头晕患者的临床症状,如Brandt等描述的“恐惧性位置性眩晕(phobic positional vertigo) ”,Bronstein等描述的视觉性眩晕(visual vertigo)。这些术语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