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Periodontal Res:牙龈炎可能参与了系统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2015-06-07 MedSci MedSci原创

菌血症,系统性炎症标记物与牙周及系统性疾病之间存在着某些联系,且有可能参与了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本研究旨在探究牙龈炎的发展过程中系统性炎性标记物以及菌血症的变化。研究纳入80名研究对象,根据性别、是否吸烟以及牙龈出血位点数,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40)和实验性牙龈炎组(n=40)。对照组每天刷牙两次,使用常规氟化钠护齿牙膏和普通手动牙刷,配合使用牙线两次/每天,漱口水(含氟化物抗龋成分)漱



菌血症,系统性炎症标记物与牙周及系统性疾病之间存在着某些联系,且有可能参与了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本研究旨在探究牙龈炎的发展过程中系统性炎性标记物以及菌血症的变化。

研究纳入80名研究对象,根据性别、是否吸烟以及牙龈出血位点数,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40)和实验性牙龈炎组(n=40)。对照组每天刷牙两次,使用常规氟化钠护齿牙膏和普通手动牙刷,配合使用牙线两次/每天,漱口水(含氟化物抗龋成分)漱口一次。实验组停止刷牙和牙线的使用,每天仅用漱口水漱口一次,持续21天。

由于对照组中一名研究对象在试验期间使用了抗生素而被排除。整理并分析实验证据,可发现,实验组研究对象的牙菌斑水平以及牙龈炎症指数相对于基线水平明显增高。而对照组研究对象菌血症程度及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水平却低于基线水平。实验性牙龈炎组,菌血症的严重程度与牙龈炎程度以及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水平呈现负相关。

总而言之,实验性牙龈炎建模过程中,研究对象的系统性炎性因子的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若想探究口腔疾病是否可影响系统性疾病来解释系统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则必须通过长期的牙周炎实验来观察研究。

原始出处:

Kinane DF, Zhang P, Benakanakere M, Singleton J, Biesbrock A, Nonnenmacher C, He T.Experimental gingivitis, bacteremia and systemic biomarker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Periodontal Res. 2015 May 9. doi: 10.1111/jre.12280.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16-09-13 1e10c84am36(暂无匿称)

    好文章,还会关注

    0

  2. 2016-09-13 1e10c84am36(暂无匿称)

    好文章,还会关注

    0

  3. 2015-09-01 feather89
  4. 2015-06-10 惜言

    看看

    0

相关资讯

京港感染医师论坛 2013 :菌血症血培养诊断价值

近日,在第二届“京港感染医师论坛”主题报告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博士生导师、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药敏分会顾问、 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分会委员和临床微生物学组副组长王辉教授作了题为“血培养对菌血症诊断和管理的临床重要价值”的报告。       王辉 教授 王辉教授首先指出,随着分子方法和PCT等生物标记物的广泛应用

北京宣武医院鉴定两例国内首次发现菌种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检验科细菌室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质谱技术,鉴定出两例国内首次发现的菌种。 一例是在血流感染(败血症和菌血症)患者血培养中分离出的Rothia aeria。该菌2004年从俄罗斯空间站的水和空气中被首次分离和鉴定,并由此命名,迄今为止很少引起人类感染,全球共6例报道,此例在国内为首例报道。另一例是在尿路感染患者尿液中,分离鉴定出Candida ni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