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教授点评:液体活检,乳腺癌精准医疗的助力器

2017-12-07 王涛 ioncology

目前肿瘤的诊断、监测复发以及转移癌治疗监控,主要还是依靠组织学活检和影像学检查。但是组织学活检是有创操作,同一患者实现多次组织学活检更为困难。影像学检查会面临影像反应病情滞后问题。基于上述不能完全满足临床快捷、方便、损伤小、及时反应病情变化的需求,液体活检技术和理念脱颖而出。液体活检技术是精准检测工具的代表,目前主要包括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和循环肿瘤DNA检测(ctDNA)等应用于临床研究较

目前肿瘤的诊断、监测复发以及转移癌治疗监控,主要还是依靠组织学活检和影像学检查。但是组织学活检是有创操作,同一患者实现多次组织学活检更为困难。影像学检查会面临影像反应病情滞后问题。基于上述不能完全满足临床快捷、方便、损伤小、及时反应病情变化的需求,液体活检技术和理念脱颖而出。液体活检技术是精准检测工具的代表,目前主要包括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和循环肿瘤DNA检测(ctDNA)等应用于临床研究较多。

研究一:早期乳腺癌原发灶、转移淋巴结和CTC的分子标志物表达

PD3-02:Comparison of HER2,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 expression profiles of primary tumor, synchronous axillary lymph node metastases and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in early breast cancer patients

来自德国埃森市医院和莱比锡医院的研究关注了CTC的分子标志物检测(文稿号:PD3-02)。该研究比较了早期乳腺癌患者原发灶、转移淋巴结和循环肿瘤细胞的分子标志物的一致性,以及与预后包括DFS和OS的相关性。研究入组了2006年-2010年诊断的76例早期乳腺癌。首次诊断时留存血样,用AdnaTest BreastCancer检测CTC;同时检测CTC的EpCAM, MUC-1, HER2, ER 和 PR。研究也对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组织标本进行ER、PR和HER2检测。

结果76例血样中,CTC检出率是22%(17/76)。原发灶的HER2阳性率是16%(13/76),ER阳性率是 78% (61/76) , PR阳性率是75% (57/76 patients)。原发灶、转移淋巴结和CTC间总体不一致率是89%(68/76)。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的不一致性,HER2是 10% (p<0.001), ER是 5% ,PR是 11% (p<0.001)。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不一致导致肿瘤亚型改变的比例是16%(12/76, 其中4例HER2变为阳性,3例激素受体变为阳性,3例HER2变为阴性,1例激素受体变为阴性成为三阴性乳腺癌)。

乳腺癌亚型发生改变患者的OS和DFS下降至中位41个月(平均39个月)和56个月(平均51个月)。CTC的分子标志物表达有两种类型:三阴性或HER2阳性型。CTC与原发灶的HER2、ER和PR表达的不一致率分别是16% (12/76), 83% (63/76 )和 72% (55/76 )。最后研究者总结认为乳腺癌进展过程中,分子标志物会发生改变。患者的预后似乎是和转移淋巴结的亚型更相关。分子标志物检测,发现的乳腺癌亚型转变,可能提示我们能够进行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

研究二:HER2扩增乳腺癌ctDNA检测

PD3-03:Circulating tumor DNA in HER2 amplified breast cancer: A translational research substudy of the NeoALTTO phase 3 trial

另外一篇报道(文稿号PD3-03)利用3期NeoALTTO试验的HER2扩增病例进行了ctDNA检测的转化探索。该研究收集NeoALTTO研究中新辅助治疗前、治疗2周后和手术前患者血浆,采用ddPCR法检测PIK3CA和P53突变。原发灶的穿刺活检标本也同时做PIK3CA和P53突变检测。

结果入组NeoALTTO研究的455例患者中,69例患者基线标本检测到PIK3CA (55例) 或者 p53 (14 例)突变。这69例患者中,36 (52.2%)例是激素受体阴性,45 (65.2%)例是 T2的肿瘤, 55 (79.7%)例腋结是N0/1。50 (72.5%)例患者计划进行根治性手术,27 (39.1%) 例患者接受了曲妥珠单抗联合拉帕替尼的治疗。新辅助治疗前、治疗2周后和手术前,ctDNA的检出率分别是42% (29/69),20.3% (13/64) 和6.7% (4/59)。ctDNA检出率与激素受体状态、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或计划手术术式无关。

将NeoALTTO研究的分层因素调整后,新辅助前ctDNA检出意味着更低的pCR率(odds ratio, OR 0.16, 95% CI 0.04-0.71, p=0.016),但是和EFS无关(Hazard Ratio 1.32, 95%CI 0.74-2.37, p=0.345)。治疗后2周和手术前的ctDNA检出均和pCR和EFS无相关性,但由于检验力度不够,还不能最后下定论。研究者最后得出结论认为,伴随PIK3CA 或p53突变的HER2阳性乳腺癌,在抗HER2新辅助治疗前,ctDNA检出可能意味着更低的pCR率。

点评

两篇oster分别显示了液体活检技术在乳腺癌治疗预测以及精准治疗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我们知道,CTC数目能够反映晚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目前研究的重点包括其在复发监测中的作用,也包括对CTC的分子标志物进行检测。根据CTC的分子标志物,能够给予患者更精准的治疗。ctDNA的检测在选择精准靶向治疗、预测药物疗效和耐药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例如指导PI3K抑制剂选择、指导内分泌治疗药物选择等,本poster的亮点,是在早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预测作用。

此外,第一篇poster也提示我们,目前新辅助治疗策略主要根据原发灶的亚型进行制定,对于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由于其亚型可能和原发灶不一致,有条件的话应该考虑粗针穿刺,并进行激素受体和HER2状态检测,以便制定更加个体化方案。这方面我们自己中心也有这样的经验,发现原发灶激素受体、HER2表达确实和腋窝转移淋巴结有不一致性。对治疗的指导还需要更大样本量研究予以确定。

目前液体活检相关研究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相信随着液体活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关临床研究的不断开展,一定会在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监测、疗效预测,耐药监控等方面起到精准判断、精准指导治疗的作用。

注:摘自SABCS2017 poster discussion相关poster

作者:王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LIN CHEM:液体活检靶向重测序如何多重消除野生型DNA?

从液体活组织检查中收集的临床样品和循环的无细胞DNA(cfDNA)在癌症中的诊断和预后的应用正在迅速发展,人们希望一种能够有减少过量野生型(WT)样品部分影响的改良方法。近日,国际杂志 《CLIN CHEM》在线发表一项关于使用WT 的DNA酶降解来对包含突变序列进行突变富集,突变富集与在多重闭管反应中进行的高分辨率熔解(HRM)结合,作为靶向重测序之前的快速有效的筛选工具。

WCLC 2017:再添新桂|王洁教授团队BENEFIT研究证实液体活检指导一线TKI疗效的可行性

王洁教授,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中国肺癌杂志Lung Cancer、Clin. Lung Cancer编委,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获中国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Nature Commun:转移性癌症患者有望从液体活检中受益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游离DNA(cfDNA),究竟能否提供癌症的线索,这个问题困扰了人们很久。近日,Broad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文章称,90%的肿瘤遗传特征可通过血液样本的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到,这种方法可应用在近半的晚期癌症患者身上。

液体活检技术能否实现脑肿瘤的早诊早治?——聆听美国麻省总医院临床神经外科首席专家卡特博士的临床经验

2017年11月4日,卡特博士来中国北京进行学者访问工作。我们特邀卡特博士进行了一场关于神经肿瘤手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液体活检技术在脑肿瘤中的应用以及神经胶质肿瘤前沿治疗方法的访谈。

Lung cancer:液体活检T790M突变低丰度建议组织活检除外SCLC转化

液体活检常用于检测耐药突变,从而避免组织活检。但是仅分析循环游离DNA,可能会遗漏其他少见和共存的耐药机制。患者来自ASTRIS研究,为真实世界数据,一代EGFR TKI耐药后行组织或血液检测T790M突变阳性,使用奥希替尼80mg治疗。T790M检测手段为ddPCR。

王洁教授:肺癌液体活检的进展和未来

现今晚期NSCLC已进入了以分子分型为基础的个体化精准靶向治疗时代,精准治疗首先需要精准的分子分型,但不是每个患者都可顺利获得合格的肿瘤组织标本,于是液态活检应运而生。回顾性研究证实血浆ctDNA EGFR突变与组织EGFR突变在指导NSCLC靶向治疗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王洁教授主持的BENEFIT研究首次前瞻性证实了液体活检指导一线TKI疗效的可行性,血检阳性患者一线选择吉非替尼,ORR 72.